业内人士认为,能否成功上市,关键还要看监管部门对其盈利能力和内涵价值的评估水平
第一梯队之外,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中保国际、中华联合、天安保险等多家产寿险公司都先后提及上市计划。 然而都因各中原因受限A股上市门槛。
其中最早提出上市计划的是新华人寿。2002年,新华人寿曾一度表示计划登录H股。2004年年中问题券商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而新华人寿也因与之有多达7.02亿元的债权关系而陷入困境。此后,新华人寿涉嫌保险资金违规投资、牵扯与闽发证券有巨额资金纠葛等消息陆续传出。
新华人寿的资金运用问题由来已久。该公司2002年以来的多项委托理财、担保贷款、收购股权等资金运用业务,都可能存在潜在违规事项。
不过,就公司业绩本身而言,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都表现不俗。
以保费收入计算,截至2005年年底,新华、泰康分别列居中国寿险公司第四和第五位。新华人寿当年实现保费收入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占有寿险市场6.1%的市场份额。泰康人寿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78亿元人民币,市场占有率为5%。
然而,新华、泰康在业务结构上均表现为高度依赖银行代理渠道的趸缴保费产品,银保业务占其业务比重均超过50%。某中资寿险公司高层表示,“银保产品在寿险业务中占用资本金比例较高,在业务扩张时期极易引发寿险公司资本率急速下降,从而导致偿付能力危机”。
数据显示,2004年,新华人寿曾因退保和寿险准备金大幅增长问题造成税前亏损3.6亿元人民币,其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之比也由2001年的24.1%一路下降至2004年的2.76%,资本率面临压力。泰康人寿也同样因业绩过快增长,导致2003年以来资本率持续下降。
为提高法定偿付能力额度,新华、泰康分别于2004年发行13.5亿元和13.3亿元次级债。但是上述中资寿险公司高层表示,“以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率的方法成本较高,且计入资本率是采取逐年递减方式,因此并非长远之计”。
仅以保险公司内涵价值来看 ,新华、泰康的表现显然还差强人意。
日前,已于香港上市的中保国际亦有传出回归A股意向。分析人士指出,中保国际的核心价值在于目前中国寿险业排名第六的太平人寿。2002-2005年间,太平人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5%左右。虽然同样存在银保业务占比过重的问题,但是太平人寿已于2004年开始了业务调整,在业务增长强劲的同时保持了资本率稳健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二线保险公司能否成功上市,关键还要看监管部门对其盈利能力和内涵价值的评估水平。“长期而言,此类公司必定要调整业务结构,在个人保险业务上投入更多。”
拟上市保险公司一览
(柴元君 制表)
保险机构 总资产(百万) 昨日收盘价 拟上市时间 拟发行地
中国人寿 616,926 19.02港元 2007年年初 拟发不超过15亿股A股
(2006年6月30日)
平安集团 358,718 30.55港元 2007年一季度 拟发不超过11.5亿股A股
(2006年6月30日)
太保集团 158,600 2007年年底前 拟发H股,筹资100亿
(2005年12月31日)
中保国际 32,622 7.92港元 拟发A股
(2006年6月30日)
中再集团 27,645 拟发A股
(2005年12月31日)
中华联合 拟发A股,筹资35亿
天安保险 5,552 拟发A股,筹资35亿
(2005年12月31日)
泰康人寿 55,559 拟发A股
(2005年12月31日)
新华人寿 60,500 拟发A股
(2005年12月31日)
民安保险 5,431 2006年12月21日 拟发H股7.003亿股
(2006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