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这一轮粮价上涨,粮食流通领域和粮食购销新政原本会静静走过2006年。
五部委会战粮价之后,粮价已趋于稳定,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开始回落。但是对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此前在市场中的敞开收购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
敞开收购
在今年夏粮收购时,由于预期夏粮丰收,为防止“谷贱伤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中储粮联合发布了《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要求对小麦主产区按每斤0.69元和0.72元的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
不过,这次与以往的做法不同,不再由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收购,此次“托市收购”的任务主要由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执行,农发行提供贷款支持。由于当时的最低收购价比市场粮价要高,因此出现了农民踊跃卖粮的场面。在此情况下,国家决定不再限制最低价收购的小麦总量,由中储粮实行“敞开收购”。最终全国托市收购小麦数量达到了4000万吨,占今年总产量的40%以上。
在当时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价的情况下,大多粮食加工企业没有进行大量采购,准备等待吃中储粮剩下的“肉”。结果,当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时,发现在农发行充足资金支持下,按照敞开收购指令实行收购的中储粮已掌握了大部分粮源,而农民惜售,很难再买到粮食。加上国际粮价的上涨的影响,小麦和面粉价格自然上涨,同时引发副食品价格的上涨。
垄断质疑
“一方面今年中储粮托市收购的粮食太多,垄断了粮源,另一方面又没有及时出库。无形中助推了粮价上涨。”中储粮的做法终于遭到业内质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颇有微词,“目前这样的粮食购销机制就是鼓励多储粮,不卖粮。”他说。
对此中储粮前总经理高铁生也提出了警告,称现在的做法已经违反原意。
国家粮食局专家组顾问、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研究员教授李思恒表示,最低收购价的本意是在于当市场粮价较低时,制定最低保护价进行收购,但不能搞成常态化,更不能搞垄断。
针对今年的粮食购销政策,甚至有专家认为这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倒退。本来粮食购销已经放开,现在又出现了保护价性质的收购,众多民营企业没有哪个有雄厚的资金跟一个有农发行提供资金支持的国企进行竞争。
“国库行为变成了公司行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说,“这说明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期有问题,宏观调控需要改善。”
李思恒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份他和一批专家在国家发改委开会研究国家粮食中长期安全规划时就表示,无论从世贸规则还是1998年粮改的教训,都不应再重蹈一直按保护价收购的覆辙。现在政策的本意既然“变质”了,就应该赶快纠正。
他告诉记者,国家有关部门的答复是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粮食流通改革。
提防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据悉,为保证粮食供应和稳定粮价,国家有关部门已多次采取措施,加快出库力度,并将临时存储粮采取在粮食批发市场常年常时公开竞价的方式销售,保证市场供应。
杨帆认为,从长期来说,粮价肯定会继续上涨,因为未来的需求在增加,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粮食深加工后才能转化成肉、蛋、奶,而深加工的粮食需求量和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口粮需求。特别是玉米可以做乙醇,以代替石油,其需求量会继续增加。从国际大环境来讲,石油价格上涨是第一个环节,粮价上涨则是最后一个环节了,生产资料传导到生活资料。但涨价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检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认为,虽然明年粮价还会继续小幅上升一些,但不会上升很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粮价上涨仅仅会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一些,明年涨幅比今年要高一些,但不会引发通胀。他认为,明年1~2月份价格可能会高一些,但之后就会平稳,CPI指数在2%左右。
资料
1998年国家发起了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 (即销售价格高于当初收购的价格),当时粮食收购保护价要比市场价格高很多,农民都愿意把粮食卖给国家,其中有一部分粮食并不适销对路,因此国家收到仓库里的粮食卖不掉,就成了陈粮,为保管和处理这些粮食,给财政留下几千亿元的粮食“坏账”。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