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2月19日在中西部国际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从总量上说不缺资金,中西部地区解决融资难问题应当首先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利用财政资金加大对金融资金的吸引力,才能取得一定成效。
吴晓灵表示,中国每年的货币信贷增长高达几万亿,2006年将再创新高,达到3万亿的规模,同时,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截止到今年2月份,国内储蓄率已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达14万亿元,这表明,中国从总量上不缺资金,西部资金短缺在于自身金融生态环境不够理想。数据显示,2003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约2.8万亿元人民币,2004回落到2.2万亿左右,2005年反弹,达到2.35万亿元。
金融资金的投放在于获取利润,同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资金的流动性不再以行政指令进行,只能通过市场引导,因此,中西部地区赢得金融资金的青睐,必须改善投资环境,留下足够的赢利空间。吴晓灵着重提到了法制环境的重要性,依法维护债权人利益是吸引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
吴晓灵同时表示,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薄弱,在改善金融生态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加大对金融资金的吸引力。同时,财政资金的投放应当注重公平,应投在改善西部基础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方面。
在谈到外贸顺差及人民币升值等敏感问题时,吴表示,我国国际贸易一直保持双顺差的局面,到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1608亿,资本顺差达到629亿,这推动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到现在,已经突破了一万亿大关。因此央行必须通过多种货币政策组合冲抵过剩的流动性,以避免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这表明,央行对流动性过剩的隐忧在加重,同时开始关注由此带来的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
吴晓灵表示,人民币升值并不可怕,但如果在升值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市场利率和流动性,则回带来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日元的大规模升值并不直接造成了日本经济的损害,而是在升值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握信贷投放和市场利率。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