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晓平 谢晓冬
    三天时间,中金公司首席保险分析师周光飞了三个城市,做了18场宣讲,见了近二百家机构。中金公司是中国人寿的主承销商,周光担纲了中国人寿路演推介的重任。
    昨日下午4时,北京,当他站在中金公司总部小会议室里做当天五场宣讲的最后一场时,面对从北京及周边赶来的二十多家基金、券商和信托公司的代表时,他的声音因疲惫已几近沙哑。
    不过,辛苦换来了回报。一个小时后当他结束演讲和回答时,一大堆机构的代表仍围住他不肯散去。中国人寿的投资价值究竟为何?中金公司的这位金牌分析师昨日又是如何面对众多机构侃侃而谈,昨日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娓娓道来。
    寿险步入“黄金十年”
    据介绍,周光首先对与会者对中国保险业和中国人寿自身的投资价值做了一个三十分钟左右的介绍。他开明宗义提出一个观点:中国寿险业正进入黄金般的积累阶段,而这将使在寿险市场上居于龙头地位的中国人寿,可长期享受到快速增长的资产所带来的投资收益。
    周光指出,与中国不同,欧美市场已处于支付阶段,需要为此承担大量的后期给付。相比之下,在中国的寿险市场刚刚起步,正迈入黄金期。根据保险深度进行测算,这一阶段将持续10到15年。
    而这一背景将让在寿险市场上占有龙头老大位置的中国人寿从中受益。资料显示,2003 年中国人寿股份公司成立时,市场份额是45%;2004年为46.9%;2005年是44.1%,2006年上半年是49.4%;今年1-10月是47.4%。市场份额无可匹敌。
    这意味着,尽管在政策放开后,有更多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寿险市场,但截至目前,中国人寿的市场龙头地位仍无可撼动。而且,在2005年市场份额猛增了5.5%,中国人寿依靠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能力的提高继续保持了这一优势。
    有投资者问,中国人寿在某些重点城市的占有率并没有达到第一,市场份额能一直保持下去吗?对此,周光指出,即便在欧美成熟市场上,大的寿险公司重点城市占比也只到20%左右。
    他一并指出,中国人寿清晰的发展战略尤其值得赞赏。通过坚持“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战略定位,中国人寿不是盲目的兼并和控股其他公司,而是战略投资于优质和领先的企业,从而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
    中金预测,中国人寿未来的盈利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周光指出,在寿险领域,香港会计准则比内地现行会计准则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真实运营状况。在香港的会计准则下,2006年到2008年之间,净利润复和增长率将达到43.3%。
    国寿理应得到较高估值
    以近期H股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来看,中国人寿的估值水平比所谓的国际成熟的公司要贵了很多。市盈率要几乎达到了80-90倍。
    对此,有机构问:这不是太贵了。
    周光回答;是贵,但贵是有道理的。他表示,无论是从定性还是定量分析,中国人寿都应该比这些公司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资料显示,从2003年底到今年12月13日,中国人寿在香港上市以来累计涨幅高达423%,远远超过香港恒生指数的53.5%和恒生国企指数的105.9%。
    中金公司还提醒,中国人寿是一家成立七年但早已产生赢利的新公司。在国际上,一家寿险公司要真正实现赢利往往要经历一定的周期,因为其要进行大量的投资、网点建设、人员招聘等等。但改组而来的中国人寿则实现了一步到位,投资者可以直接从投资其享受到目前寿险业收获的高增长。
    此外,中国人寿还有一个非常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在H股上市时,中国人寿已将一些亏损业务剥离出去,从而为现在创造出一个高速的保费和利润增长的空间。
    周光反复强调:市盈率不是适合寿险公司的估值办法,尤其是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寿险业。
    按香港会计准则计算,2006年国寿将实现利润159.61亿,同比增长71.5%。全面摊薄后,每股0.56元;每股净资产将达到4元。2007年到2008年,净利润将分别增长33.3%和28.6%。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在长期股权投资领域带来的浮赢,如果未来股票市场不出现大跌,将支持中国人寿在未来两年内,长期寿险投资回报率保持在15%以上。到2006年股票投资占总投资资产达到12%
    此外,周光还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保险市场的发展不会发生冲突。他以2000年到2001年为例说,当时股市大涨,但投连险发展起来了。保险市场会与资本市场实现同步发展。
    中金公司认为,2007年年底,在11.5%的折现率下,综合保单增长率和首年保费利润复合增长率的各项指标假设,通过敏感性分析,中国人寿合理的价值区间为每股23.65元-29.42元。
    还有投资者指出,外国的寿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在7%-8%之间,而中国人寿为4%-5%,是不是有些偏低。周光指出,导致这种认识的关键是国外这些企业没有讲清楚,其究竟用多少资本和投入来取得这些收益。
    要知道,中国人寿用2.5%的资金成本来取得4%-5%的投资回报。而且,如果在资本市场不出现大的下跌情况下,中国人寿今年的浮盈可以使其在未来两年投资收益保持在5%以上。
    杨超:股东利益为根本利益
    □特约作者 赵铃
    12月21日下午两点半,上海金茂大厦二楼大宴会厅已经人头攒动。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为首的中国人寿A股一对多路演(上海)在这里登场。
    现场气氛热烈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等路演小组成员一出现,便遭到被堵在厅外的媒体记者的追问。
    “目前市场对中国人寿高价的预期是否可信”、“这几天与询价对象的预路演情况如何”、“发行价格区间确定的时间表出来吗”……面对记者一股脑抛过来的问题,杨超笑而不答。
    另据记者现场了解,整个路演过程中,路演小组并未提及敏感的价格区间问题。
    杨超:股东利益为根本利益
    与会人士向记者透露,杨超首先对中国保险行业及中国人寿的发展情况作了简单的描述,并着重强调了中国人寿在国家放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中的巨大机遇。
    对于目前中国人寿大举进军银行、证券等领域,杨超表示,“发展辅业,主要是为了提高投资回报率以及壮大公司业务,在政策允许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我们会争取进入能源和交通领域。”
    他还强调,中国人寿确定了以股东利益为根本利益,确切地做到每一笔业务都考虑到了风险与股东回报。
    盈利问题受关注
    来自上海券商、私募和信托等行业一百多位专业人士来此听取路演小组的推介。
    “有没有测算过国内保险深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中国人寿盈利有多少影响?”兴业证券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中国人寿的答复是:“这个很难下判断。对于我们来说,盈利除了来源于投保,还来源于投资。单纯的保险深度与盈利没有直接关系,因为保险公司的盈利取决于三差———利差、死差、费差,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除了盈利问题外,与会人士提出担忧:“明后两年中国人寿如何面对出现的短期业务满期给付高峰”、“筹建财险公司是否会削弱中国人寿的寿险主业”。
    路演小组对此表示,“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就在如何给付方面做了充足准备,从今年10月份开始,中国已经在12个城市开始了满期的给付,工作开展很顺利,目前还没有客户投诉。相信明后年出现满期给付高峰时,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至于开设财险公司,我们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交叉销售。”
    投资者不搏不行?
    “中国人寿认为其自身的投资卖点是其盘子大而稳,营销机构多,网点几乎遍布全国。我们会根据中国人寿最后发布的发行价区间再决定认购规模。”这是一位私募投资人士走出会场见到记者后的第一句话。
    与他同样抱着探底心态来的还有沪上其它一些机构投资者。一位证券公司人士说,中国人寿A股可谓是国内大盘股未来走势的风向标,冲着它占据国内寿险业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我们也会博弈一下。
    同时,由总裁吴焰带队的广深路演小组已于昨日拉开了深圳路演的序幕。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来自深圳数十家询价对象、100多名机构投资者参加了深圳的路演。路演现场询价对象表现得亦是相当踊跃。
    中国人寿澄清:A股询价区间未定
    □本报记者 周宏
    正在进行A股IPO初步询价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今日郑重发布声明,对有关媒体发布的“中国人寿A股询价区间初定”的不实报道作出澄清。
    声明称,中国人寿和本次发行的联席保荐人注意到,有关媒体昨日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人寿A股询价区间初定”的报道。(相关报道称,中国人寿A股询价区间,已初步定在23元至29元之间。)公司表示,上述报道及其他相关报刊、网站的类似报道,均属不实报道。
    声明表示,除发行人和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依法在相关法定信息披露报刊、网站上刊登的本次发行的公告及相关法定信息披露资料之外,发行人和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未授权任何报刊、网站刊登、散发本次发行的任何信息。关于本次发行的相关安排,请投资者参见已于2006年12月19日刊登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以及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网站上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
    根据上述公告中确定的安排,中国人寿发行目前正处于初步询价期间,发行的价格区间将于2006年12月22日确定,并将于2006年12月25日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