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走进冀洪涛的办公室,这位巨田资源优选的基金经理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某证券公司研究报告会的网上直播,他的桌子上也摆满了券商关于2007年的研究报告,看起来,他正在为明年的投资布局绞尽脑汁。
    “现在很多新的投资人正在申购巨田资源优选基金。”冀洪涛见到记者高兴地说,“为了留住他们,我们必须用业绩说话。”
    看到这一幕,记者不由想起巨田资源优选基金在去年8月份发行的艰难。一是因为当时市场的低迷,另外部分原因也在于巨田基金是一家新公司,基金经理冀洪涛也很年轻。
    如今的巨田资源优选已经拥有了一批坚定的拥趸,这来源于业绩:迄今为止,该基金年内实现六次分红,每10份累计分红7.25元,在同类基金中位于前列。截至12月1日,其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91.31%。
    审视这份成绩单,目前兼任巨田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的冀洪涛感到比较满意。“我们的基金从来没有跌破面值,这在同期新基金中是很少见的,应该是‘痛苦指数’最低的基金。”“痛苦指数”之所以最低,关键在于冀洪涛长达十年的证券从业背景以及债券投资经历,让他时刻注意防范风险。“另外,这也许是我的性格使然吧,比如我平时打网球,一般都是在底线防守,不会轻易冲击。”冀洪涛笑着说。
    一年两次大转型
    在今年的牛市中,冀洪涛管理的巨田资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一次是年初提高股票仓位,一次是三季度后迅速转战大盘蓝筹股。这两次转型是决定其投资成功的重要战役。
    年初,基于稳健投资力保不亏以及当时股改效益还不甚明显的背景,巨田资源基金股票仓位并不高,还不到30%。但冀洪涛从中兴通讯股改填权、招商银行股改复牌等事件中嗅到了股改大行情的味道,操作上由保守防御转为策略进攻,迅速提高整体仓位,由年初的27%上升到60%左右,其中主要是把早已看好的一些资源股如厦门钨业以及张裕等重仓持有。
    相对于第一次股票仓位上的大调整而言,三季度后对组合进行大调整更是对冀洪涛的严峻考验。进入三季度后,巨田资源优选在G新天、G中储等股票上重点配置,虽然这些股票基本面比较好,但由于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注意力在大盘蓝筹股上,所以这些股票变成了冷门,市场表现不佳,从而导致巨田资源优选业绩一时变得平平。
    那段时间冀洪涛很苦闷,有一次他边开车边想投资上的事,从深圳西丽开上高速公路后却找不着回家的路了,一直快开到广州才调头。不过,在回来的路上,他就打定了主意,应该调整组合,重点投资大盘蓝筹股,这样其在主流仓位配置主流品种,终于重新赶上了“大部队”。
    冀洪涛在三季度报告中这样指出,“大盘权重股值得关注,尤其是价值低估的股票,可能由于各种利多因素集于一身,而使舞步更加翩跹、轻盈。未来权重股将主导市场,对投资者而言,似乎与大象共舞有点辛苦,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他表示当时三个信号促成了这样的想法:一是招行在香港发行H股,发行价是8.5港币,而A股却只有6块钱左右,这表明了海内外对一些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差异,另外是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使大盘蓝筹股成为大资金的流入方向,第三个信号则是大盘基金的发行造就了基金盛世,这不仅标志着储蓄存款正源源不断地流向基金,同时也标志着单个基金的投资组合越来越庞大,它们有很强的动力去投资大盘蓝筹股。
    现在回过头来,冀洪涛非常感谢今年三季度投资不顺的经历,“如果一直很顺利,就很少有人会去反思经验教训,这段经历告诫我要不断反思自己投资中的偏差,此次的偏差就是在于在冷门上进行了重仓配置。明年如果仍然取得好的业绩,我相信必然归因于这一段低潮时期的反思。”
    冀洪涛这样总结自己的及时调整,“作为一个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应有足够的市场敏感性,在市场趋势面前,任何人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能及时变化、及时反省、及时调整要比像‘大仙’一样预测、评点股票指数更有意义。”
    实际上,善变正是冀洪涛本人的长处,据该公司内部人士介绍说,在巨田基金管理公司监察稽核部出具的一份报告中,发现在股票赔、赚的比例上,巨田资源优选的特点非常突出,如果单只股票出现亏损,其可能会花很小的成本就迅速将其调整出组合,“赚大赔小”成为其朴素却又鲜明的投资风格。但在另一个方面,坚定也是冀洪涛投资的另外一面。冀洪涛今年一、二季度重仓持有的很多股票已经涨了很多,部分投资团队成员建议兑现收益,但他仍然坚定看好,最后选择了更为合适的卖点,如他投资的厦门钨业一复牌就上涨了50%,冀洪涛并没有卖掉,而是一直持有到10送10方案出台,最终在这只股票上实现收益180%以上。
    投资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冀洪涛的心目中,投资是一件快乐的事。这种快乐来自于为投资者理财取得了良好业绩,来自于市场风险的成功规避,上面所提到的三季度之后的反思也是一种快乐,因为从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
    “如果觉得做基金经理是一件辛苦的事,最好就不要做基金经理了。”冀洪涛说。在他内心,投资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一种艺术,每一个投资目标的完成都是艺术品,长期持有的核心品种是大作品,周期性公司提供的机会相当于阶段性作品,每一个作品的完成都是非常快乐的过程。
    目前基金投资人士集中抱怨的是业绩排名,这种短期排名让基金投资人士苦不堪言。“我觉得首先要淡化排名的压力,老是盯着排名看,会影响投资的心态。”对于这一点,冀洪涛举重若轻,“如果在某一年中,别的基金赚了100%,我赚了80%,因为为持有人赚钱了,我也会很开心,不会为这少赚的20%而苦恼。另外,在这里想表白的是,我更在乎稳定持续的收益,对持有人来说,每年持续稳定的收益回报所带来的复利才是最重要的,可以完全改变他的生活。”
    不过,在另一方面,冀洪涛又重视排名,这是因为他觉得基金经理的投资时间长了,会出现钝化的现象,对很多市场机会开始变得不敏感。关注排名,可以提高自己对未来投资大方向的敏感度。因此冀洪涛把业绩排名当作了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如果市场是平盘,而他的排名下降了,他会马上觉察到自己的组合不是市场主流品种,如果市场在上涨,而某些基金的净值上升得越快,说明这些基金持有的是一些超额收益的品种,值得关注。
    “有人认为巨田资源优选的仓位没有接近上限,没有充分享受到牛市快速增长的收益。”冀洪涛辩解说,“但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告诉投资人,他们的风险匹配下的收益是最稳健的。”
    作为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冀洪涛尽管现在已经赚了很多钱,但却一天也不敢松懈。“这是因为累计净值虽然已经接近2元,就不能说亏个一、二毛钱也无所谓,因为每天都有新的资金进来,每天都有新的持有人加入到巨田资源优选基金,如果亏了一、二毛钱,就意味着新的持有人出现了亏损。”冀洪涛说,他决心把基金“痛苦指数”最低的这一荣誉称号长期保持下去。
    十年前所学非“屠龙术”
    十年证券从业经历,让冀洪涛感慨良多,其中最大的感慨就是十年前学的东西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冀洪涛今年刚过而立之年,但却是证券界的老人了,他于1996年入市,亲身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见识过市场风格、操作手法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基金经理中,冀洪涛可谓科班出身,1994年考入东北财经大学证券分析专业,在大学的四年,冀洪涛学习很刻苦,对于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做过很多研究,希望出来之后能派上用场。
    参加工作之后,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当年教证券课老师的一个电话,“最近有什么股票内幕消息可以炒一把?”
    冀洪涛当时很困惑,“老师不是当时教过我们怎么选股吗?怎么老师自己不使用这些方法,反而要来问学生消息呢?”提到刚出校门的这一幕,冀洪涛自己乐了起来。他后来用基本面分析出的一只股票虽然基本面非常好,但就是不涨,因为没有庄家在里面。“那时候就是流行坐庄,大家都在传谁是庄股,谁在坐庄,这些消息股一般最后都能涨,相反那里基本面很好的股票都是趴着不动。到了1999年又是网络股开始流行,上海梅林的上涨改变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认同,市场开始认同市盈率,2000年之后又是资金推动。这些泡沫到了2001年开始破灭。”
    在那段时间里,冀洪涛曾一度怀疑自己学的东西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有没有用,是不是也仅是一种“屠龙术”?不过,现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市场开始认同大盘蓝筹股,价值投资开始盛行,冀洪涛为自己的所学感到欣慰。“现在我们老师肯定赚钱了,因为他的证券分析现在能够真正派得上用场。”冀洪涛笑着说。
    十年的证券从业经历,也让冀洪涛格外重视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大学时,冀洪涛班上的同学因为是学证券专业的,所以对于股票投资格外热衷,他们全班把饭票凑起来1万多块钱去投资股票。1996年12月11日开始连续三天指数跌停,他们从呼机上看到行情就是一根直线,一点成交量也没有,就问老师,老师也没见过这种情况。而营业部里有的股民已经瘫倒在那里。这种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冀洪涛刻骨铭心,开始有了强烈的风险意识。
    爱打比方的基金经理
    冀洪涛是东北人,性格很直爽。东北人那种惯常的言语幽默也常常出现在他的谈吐以及投资报告中。他非常善于打比方,如对于目前部分新股为资金追捧,连拉涨停,波动较大的现象,冀洪涛建议投资者参与应谨慎,再好的公司也应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应根据所处行业地位、行业特性、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股价上涨的原因只有资金推动那将是很可怕的,“其实,不用等潮水退却,我们也知道有些人就是在裸泳,如此勇敢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裸泳的不断增加让人误以为是天体浴场了;二是相信潮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退却,还有足够时间准备泳衣。”
    “台风论”也出自其口。在三季度后,他总结说,“经历了7月中下旬的快速下跌行情,我们能真实感受到市场中所谓多头的心里脆弱性,由于累计涨幅较大,一旦趋势扭转向下,就会产生一万个下跌的理由。审视8月以来近乎单边上升的市场,应该还在酝酿下一次脆弱。股市的涨跌本来就是一种自然规律,偶尔会有台风,当然晴天太久了,下场大雨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在分析未来的投资局面时,冀洪涛形象地比喻成“大人”与“小孩”、“穷人”与“富人”的游戏。他将QFII形容为大人,因为别人投资历史很长,有很丰富的投资经验,比如说对于周期股的判断,以有色而言,我们这边涨了一点就不敢再往上涨了,可海外会涨四五倍,这说明我们对周期类股票的认知深度不够,所以中国投资者这些“小孩”应该向QFII学习。另外,海外投资者与国内的保险机构手中的钱很多,是“富人”,他们考虑资产配置的时间更长,而国内基金管理人手里拿的是持有人的钱,很多都是一年期限,一旦收益不理想就会被持有人赎回,因此相当于“穷人”,对收益的要求一般都很高,倾向于做波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偏离了价值投资的准则,他因此表示基金投资风格应该更多地接近“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