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实践证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研发设计、材料质量、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系统集成水平的综合反映,更是一国的工业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体现。基于以上原因,装备制造业普遍具有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特征,亦即规模越大、累计制造数量越大、制造历史越长的企业,竞争优势就越大;相反,越是缺乏制造优势的,企业连保本都十分困难,更谈不上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创新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拿不到足够的订单,企业不仅谈不上自主创新、发展壮大,甚至连生存都将成问题。
国内企业需要高端装备订单
国内缺乏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订单吗?答案是否定的。伴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成为世界工厂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中国成了令世界装备巨头最兴奋的巨大市场。以工程机械市场为例,2005年我国的市场总量已经达到250亿美元以上,占世界市场的五分之一。其中,装载机销售量为10.4万台,约占全球市场的二分之一以上,挖掘机销售量4.6万台,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左右。可以说,国内巨大的、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而,国内装备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主要是中低端装备的订单,体现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产品的订单,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拿走了。如燃气轮机、核电设备、抽水蓄能水电设备、高速铁路设备、干线飞机、加工中心等。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有近2万亿元用于设备投资,由于我国工业总体装备水平较之世界发达国家落后20~30年,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本丢失了国内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
装备制造业的落后,直接导致我国制造业整体效益低、创新能力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国防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所需要的大型、复杂和高精度的装备,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重复引进的现象非常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十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速超过了整个工业的增速,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技术进步步伐加快,进出口总额不断扩大且逆差逐年缩小,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包含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有相当的水分。例如,在机械产品出口当中,有60%是外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而且加工贸易出口取代一般贸易出口成为最主要的贸易形式。
采取有区别的国产化鼓励政策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大力配合下,外资并购中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成为常态。在我们统计的国内装备制造业取得的成就中,有多少是外资控股的?有多少是国内资本控股的?还有多少虽然由内资控股但核心技术和品牌都掌握在外资手中?对于这些企业及产品的界定以及采取有区别的国产化鼓励政策,绝不是什么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在作怪,而是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真正负责。
制定促进购买国产装备产品的政策前提,是要明确什么样的产品属于国产装备。一般的原则有原产地规则和实质性改变标准。总体看,我比较赞成实质性改变标准,就是最终货物虽在我国境内生产或组装完成,但其增加值含量不足总价值50%的货物,不能当作国产产品给予优惠政策。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即使是像联想集团这样的知名民族企业,由于企业本身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其产品价值的50%以上为购进的外国知识产权,则不能享受国产货的优惠政策,因为这样的优惠政策在更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国外知识产权拥有公司的增长,将会导致国家利益的大量外溢。
需求创造供给,这既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简易道理,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构成产品和服务需求的,除了人们直接的消费需求外,还有我们这个社会的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它们的需求也占据了市场需求的相当部分。这些机构本身并没有直接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其服务公众的既定宗旨而实施的市场采购,在经济学上称作引致需求,亦即被公众需求引致的需求。对装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就属于典型的引致需求。由于涉及企业体制、政府体制和政府政策等诸多问题,这种需求的决定因素也相对复杂得多。
鼓励重大装备立足国内采购,政府采购首先应当成为表率和样板。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已经占到GDP的15%,成为重大装备的重要需求力量。然而,在实际发生的政府采购中,外国品牌却依然在电梯、轿车等行业的政府采购中呈现垄断地位,而自主品牌的国货却表现不佳。一些政府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目录和预算时,重外国品牌而不重性价比,导致自主品牌无法和外资品牌公平竞争。因此,在政府采购政策上,如何能够实施强制性的比例,规定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必须采购国内装备,是今后政府采购中必需认真研究的问题。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应创新
2007年12月底前,中国将提交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清单,开始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GPA)的谈判,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GPA应当出于中国自身的利益,不应是做给别人看的。现行的一些优惠政策,有待尽快调整。
首先,进口设备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应当调整。按照现行规定,装备制造企业为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所需要进口的材料和配套零部件,须全额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而进口成套设备,则可减免上述两项税收。由政策造成的成本负担使国产化不如进口成套设备。在金融方面,利用外资和外国出口信贷的国家重点工程,目前实行的是70%资本引进,但85%设备由贷款国提供的规定。
此外,应尽快改革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使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地位平等。近几年,我国在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国船国造和燃气轮机用市场换技术方面,逐步提高国产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了成功的经验。如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从成套引进变成70%以上在国内生产,使一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不减反增。但这些措施没有形成政策或制度,一事一办,操作难度大;今后政府更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上。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