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
自今年7月31日工商银行推出国内首款QDII产品以来,国内市场现有14款商业银行QDII产品。从人民币近期升值的幅度和趋势来看,人民币汇率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商业银行QDII产品收益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工商银行:汇率风险影响明显
工商银行的“2006年第一期代客境外理财计划”挂钩欧元兑美元汇率,按照是否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分成两款。募集的美元资金主要投向卢森堡国际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票据,票据最高预期收益率为7%。根据8月11日至12月7日的欧元兑美元数据,至今该汇率一直停留在第一区间(基准汇率上下500个基点)内。按照产品收益结构的设定,如果截至2007年2月5日仍未突破第一区间,可获得最高预期年收益率7%,但仍有待于未来观察期内的表现。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以该产品仅有的两种收益结果进行测算和分析,即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结构性票据实现年收益率为7%,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年保底收益率3%。
假设投资者的人民币投资本金结汇金额为10,000美元,按照“结构性票据实现收益+美元活期存款利息收入-销售管理费-托管费”的收益计算公式,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投资者获得的美元收益为382.5美元,即年收益率为7.65%;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投资者获得的美元保底收益为182.5美元,即年收益率为3.65%。
未规避汇率风险的产品,人民币升值风险由投资者承担,满足条件的实际收益率为1.95%,实际年收益率为3.89%,而不满足条件的保底实际收益率则为-0.05%,年收益率为-0.1%。该产品的起息日2006年8月11日的汇率为1:7.9725,仅至2006年12月6日人民币已比起息日升值1499个基点,达到1:7.8226。由于截至2006年12月7日,人民币汇率风险给这一产品带来的损失已经高达1.88%。在目前人民币持续走强的趋势下,该产品尚继续暴露在未来的汇率风险下。
规避了汇率风险的产品,工行代理进行了本金远期结汇,锁定了到期日结汇汇率。这种情况下的人民币汇率风险会取决于工行所规定的到期日结汇汇率。如到期时,人民币汇率低于该远期结汇汇率,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将高于未规避风险时的收益。反之,则相反。由于我们未能获得工行的远期结汇汇率,无法计算和估计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水平,因而难以检验避险设计的实际效果。
在汇率风险问题上,避险设计的好处是收益水平将基本不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但缺点是收益水平大幅度降低。
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基金管理型QDII未现优势
中国银行的“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和招商银行的“全球精选货币市场基金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均为基金管理型QDII产品,在目前人民币在9月份以来加速升值的情况下,就凸显出“基金型”的流动性的好处———为控制汇率风险留下了空间。因为这种申购或赎回的安排使投资者在目前人民币存在明显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对汇率的预期,随时提前赎回该产品,通过增加流动性降低汇率风险,特别是“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这款产品已开放了零费率赎回。但这样的结构同时也导致了这两款产品收益状况目前尚不尽如人意,虽然“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采用了人民币/美元调期交易希望以此对冲至少一半的汇率风险并增加收益。
其中,“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12月7日的单位净值为1.0027元,收益表现很一般。招商银行的“全球精选货币市场基金代客境外理财产品”12月7日的收益率也仅为4.83%。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