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一项主要内容,北京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渐露真容。
12月25日,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福利中心)宣布成立。按照已经确定的方案,该中心将原隶属于市民政局的大部分剥离了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囊括其中,统一行使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北京市事业单位改革进程来说,这一改变的价值在于,理顺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关系,并在这二者之间画出了一条清晰的界线。而这被有关专家指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方向。
行政的归行政,
公共服务的归公共服务
北京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始于2004年。两年内,怀柔区组建了综合行政服务中心,石景山区成立了鲁谷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而引起媒体高度关注的,则是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该委员会将海淀区直接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统一管理。这种方式曾受到政府管理专家的高度评价。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北京市民政局承担了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任务。
北京市民政局下属100个事业单位,种类庞杂,职能交叉。在本应由市民政局承担的215项行政职能中,有184项都由事业单位承担,占总数的85%左右,形成了行政职能的体外循环。此外,民政局还管理着规模庞大的直属福利企业。
因此,民政局的这一试点被北京市政府官员称为难度最高的事业单位改革——但如果试点成功,将给其他政府部门带来巨大的示范性效应。
此次改革从去年年底开始,切入点被确定在将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剥离工作上。其中,以社会福利和殡葬两个行业为主。
原有的社会福利管理处和殡葬管理处,是民政局下属两个事业单位。通过改制,这两个处室原来一直“越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被剥离出来,单独设立两个内设机构,纳入民政局行政序列。而原有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直接纳入新成立的福利中心。
福利中心的目标是将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都纳入旗下,以便进行资源整合。目前它拥有原福利管理处和殡葬管理处所属所有企事业单位、北京市老年社区筹建办以及民政工业总公司。这包括北京所有市属福利院、市属公墓以及125家企业等。
但这一改变同时意味着,将有7200多名职工全部划入福利中心。这相当于整个民政局在职员工的四分之三。
不过,北京市民政局官员声称,福利中心是北京市财政一级预算单位,由政府全额拨款。其管理的福利行业,也是财政全额拨款。殡葬行业,以前是自收自支,现在也如此。因此,原有职工的待遇将不会与改革之前有太大差异。
按照安排,市民政局将统一负责管理全市社会福利事业专项业务经费,但在改革后,这批经费的投放将改变过去简单向直属福利事业单位发放的模式,变成通过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投给中心所属机构,也可以投给社会上的民营福利机构。
这被看作此次改革的另一个亮点——但截至目前,尚没有任何一家民营福利机构获得过这笔经费。
待解之难
孟钧是第一任福利中心的主任,他同时还是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而福利中心下设8个处室的职位,将从原有的事业单位中吸纳。此外,孟钧也对记者表示,他准备在福利中心之下,再设立两个小中心——福利和殡葬两个二级单位。
但由于其副局级的行政级别,以及市民政局对其领导班子成员的控制,福利中心浓厚的行政色彩已遭到外界的质疑。“这种状况需要在以后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逐步完善。”孟钧对本报记者说。
而此次改革受到质疑的,还包括事业单位的财政投入以及用人机制。政府管理专家说,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改革应主要从财政来源和人事制度方面进行,但这同时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孟钧说,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使得事业单位成为它们人员流动的一个出口。因此,夹在中间的事业单位改革现在颇为尴尬。
在中国,事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数量超过130万,从业者2900多万,拥有近3000亿国有资产,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都集中在各类事业单位,其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以上。
民政局因为其繁杂庞大的事业单位群体,而显得上述改革更为艰难。“下手要慎重!”孟钧说。
他坦言:“此次改革主要是管理体制改革,将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予以清晰的定位,并剥离开来。而政府投入和用人机制,还是依循以前的模式。”
此次改革中,仍有一部分企事业单位没有纳入福利中心,也没有进入行政序列,被孤立在改革之外。孟钧说,它们或许就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或者纳入行政,或者转为企业,或者完全撤消,退出。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