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6日讯 记者毛磊、杜文娟报道:在今天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向会议报告了我国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情况。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曾培炎表示,这几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矿业市场由冷变热,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多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现;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过去那种“有水快流”、放任开采的矿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矿产勘查长期投入不足,公益性地质工作滞后,找矿技术缺乏重大突破。近几年,在主要矿产资源中,有七成以上矿种的探明储量没有增加,有一半左右矿种的探明储量趋于减少。勘查工作相对滞后。石油储采比只有14∶1,与世界平均水平40∶1相比,差距很大。
——矿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在资源开采环节,矿山企业“小、散、乱”,矿产资源回收率较低。在冶炼加工环节,生产装备和工艺落后,企业规模不经济,能源资源消耗高。在消费使用环节,用能产品单耗高。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问题突出。一些矿业权人“圈而不探”,炒作资源,“以采代探”,越界开采;一些地方无证勘查,私挖滥采;一些地方越权审批资源,袒护落后企业,甚至出现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牟取暴利的情况。矿业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的现象仍然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屡禁不止。
——矿山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煤矿安全事故多发,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矿山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全国矿山采空区面积1.35万平方公里。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累计达200多亿吨,废水、废气排放量也很大。
曾培炎指出,要坚持立足国内、互利合作,加强勘查、集约开发,节约优先、合理利用,规范管理、促进和谐的方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矿业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推动矿业走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安全的矿产资源供应保障。他要求:
——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国务院2006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对加大矿产勘查工作力度做了全面部署。加强重点矿种、重点矿区勘查。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铁、铜、铝等16个矿种为重点,加强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45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16个重点金属成矿区带、296座大中型危机矿山和重要非金属矿产的勘查。到2010年,力争西部地区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东中部地区隐伏矿产勘查实现新的突破。
——推进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着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积极利用低品位铁矿、铝土矿、磷矿等资源。重点解决北方厚煤层以及小煤矿回采率偏低的问题。到2010年,全国煤炭资源矿井回采率平均水平,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还要切实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甘肃金川铜镍矿、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湖南柿竹园多金属矿等综合利用项目。到2010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35%左右。
——突出抓好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提高矿业安全生产水平。落实矿山安全生产的目标。把“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的主要指标分解到有关地区和企业,要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0%以上、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深入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继续打击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开展重点矿区、重要矿种的专项整治,确定关闭对象、严格关闭标准、限定关闭时间、落实关闭任务,坚决关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