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商文
    对于国内的基金业来说,2006年可谓是“转折之年”。结束四年的持续低迷,基金发行高潮迭起,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同时,市场创新活动空前活跃。对此,记者日前采访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组首任组长王连洲,请他就2006年基金业发展情况谈了自己看法。
    本报记者:能否请您简单评价一下今年基金业整体发展的情况?
    王连洲:今年以来,基金业的整体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截至10月底,基金公司已达58家,基金数量发展到285只,基金规模达到4823亿份,基金净值将超过6千亿元。今年以来,共募集基金3千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3%。
    基金管理规模在迅速膨胀的同时,基金业绩也大幅提升。有资料显示,到11月上旬,63只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了73.66%,超过了同期上证指数的62.21%的涨幅,股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跑赢了大盘指数。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专业理财能力稳步提高。这从今年以来基金发行火爆的现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基金公司层面来看,公司治理、内控机制等都有所加强,特别是产品创新、价值投资等理念在今年得到了有力的发挥和验证,并以其运作实绩起到了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基金公司更加注重市场研究,估值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活动表现得十分活跃。
    基金业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基金行业的整体运作,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和稳健经营。基金的品牌观念开始深入投资者的心中,从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发售情况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足可以得到见证。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金行业整体情况的好转,更多的是得力于整个股票市场的走牛,仍旧没有脱离开与“股市共舞”这一基本的生存形态。基金的相对独立运作能力还有待较长时间的检验。
    本报记者:当前基金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王连洲:在基金发行火爆,基金行业整体情况好转的整体情况下,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凸现。有些基金公司开始片面追求管理规模,对其管理能力与管理规模的匹配似乎重视不够;有些基金公司出现盲目追求投资收益、忽视风险防范和注意流动性不够的问题;有些公司在基金产品宣传时,有夸大投资业绩、忽悠投资者之嫌。
    与此同时,基金行业的旧疾也不能说得到了完全解决。如操纵股价、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各种损害持有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传媒也时有报道,而有关方面往往不能及时地、公开地予以有效地查处,有些也只是淡化处理。
    持有人利益代表缺位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基金持有人处于弱势地位,其有效行权的平台和机会只能是持有人大会,其机制应该予以完善。
    基金发展模式还是过于单一,产品创新有待进一步发力。目前国内基金理财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仅有的“契约型公募基金”显然不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基金投资风格趋同,基金同质化的问题日趋严重,产品设计雷同的窘况有待改变。
    另外,部分基金管理人缺少职业操守。公司治理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内部的制约制衡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本报记者: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您认为在明年的工作中应该如何加以解决?
    王连洲:从基金公司自身来看,一是要进一步摆对与投资者的关系问题,以诚信相待,以维护投资者利益为重中之重。二是应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三是要注意防范投资风险以及销售风险,防止恶性竞争,要客观地揭示投资风险,不要忽悠缺少投资知识的公众投资者。四是为适应市场大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育和凝聚工作,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各类职员的积极性。五是应进行基金费率改革,将基金当事人的责任与权利,风险与收益得以有效的匹配。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应针对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漏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改变基金公司旗下不同类型基金不能公平对待的现象,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应该提高监管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树立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