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祥明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表示,针对我国矿产勘查长期投入不足、公益性地质工作滞后的问题,我国将大幅度增加勘查投入。 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有偿化改革步伐加快,勘探企业也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
    大幅度加强勘查投入
    曾培炎表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矿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主要矿产资源的国内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主要矿产资源国内供给短缺,成为中国必须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重要资源相对短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曾培炎指出,我国对于资源瓶颈上发出的预警信号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节约的政策措施。而针对我国矿产勘查长期投入不足、公益性地质工作滞后的问题,我国将采取三大举措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其中大幅度增加勘查投入引人注目。
    据了解,今年国家已经拿出20亿元建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主要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第一批已安排120多个项目。而且,今后,中央和地方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主要用于矿产勘查等方面。
    据悉,国家还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允许企业矿产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服务公司;鼓励矿山企业勘采结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和企业集团;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公司。
    勘探能力是企业法宝
    “短期内呈现出矿产资源企业的并购,长期则是勘探能力和投资的竞争。”瑞典原材料组矿产经济师布莱德(Damian Brett)分析说。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发展官邓吉牛和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景河也曾分别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勘探上的优势恰恰是企业的法宝之一。
    然而,地勘单位的改革严重滞后,问题多多。原有的由国家全部投资的机制使方方面面的资金都显不足。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冯聪撰文指出,国有地勘单位一直是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主力军,但是资金缺乏却这些地勘单位的主要问题。冯聪表示,通过矿业权市场化解决自身资金问题,实现矿业权的取得和管理是地质勘查单位实现企业化运作,真正成为勘查市场主体的切入点。
    值得注意的是,矿产资源有偿化改革大幕已经开启。与此同时,勘探资本市场也在培育之中。就在上周刚刚结束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表示,2007年将继续加大矿产勘查力度。将通过规划引导、规范管理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类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
    “国家一系列政策对我们来说都非常有利。”内蒙古煤炭地调院张强告诉上海证券报,今年他们已经向国土资源部申请了地质勘察基金。
    “虽然还没回复,但这个政策对我们地勘企业而言意味着机遇越来越多。”张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