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银监局了解到,截至11月末,安徽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11.27亿元,新增贷款175.11亿元,增长20.94%,完成全年任务的171.17%,发展小企业贷款户数91644户,比年初增加4088户,完成全年目标的126.76%,不良资产率同总量平均数持平,而利润普遍在大企业贷款利润的两倍以上,在银监会的指导下,各商业银行干劲十足。 高回报同样蕴含着高风险。小企业信用不良、银行的信用评价标准过高以至于将大多数小企业拒之门外、社会配套支持不完善、微型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支持等问题仍然在制约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
工行安徽省分行是安徽第一家成立小企业贷款专业部室的商业银行,他们的“名单制营销”,采取从政府部门了解销售、利润、出口等方面排位100名内的企业逐个营销的方式,收到很好效果。但他们在小企业
贷款营销时同客户的沟通中,也遇到不少困惑。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眼光短浅,经营保守谨慎,偏重考虑税收优惠、贷款多少,解一时之困以维持发展,不考虑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甚至对于银行提供的一些好信息、建议都不予理睬。还有一些企业在原始积累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要求贷款作为初创资金,银行无法满足就会遭到责难,矛头直指贷款难。
徽商银行作为地方银行,一直专注做小企业贷款,小企业银行部制定的小企业客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计划,对企业的扶植从优质的微型企业到小型企业、“雏鹰”、“小巨人”逐步发展,分级优惠政策,直至“小巨人”成长为“巨人”之后,移交大客户部服务。今年起,徽商银行开始每年放贷不低于30亿元,用于“雏鹰”和“小巨人”的重点培育。徽商银行注重客户经理随时和客户沟通,通过现金往来账户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对优质客户每年增加授信额度,符合条件的进入培育计划。从小到大的扶植服务使银行了解客户,而老客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配套升级服务又能牢牢抓住优质客户,最终达到双赢。徽商银行对于小企业贷款的利润也不避讳,“客户很稳定,利润是大企业贷款的两倍以上,不良资产率很低”。但是,由于信用评级标准等客观原因,一些客户仍难以获得理想中的信贷服务。
李凤阳的合肥洋洋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是徽商银行从小扶植到大的“有代表性的小企业客户”,她所面临的问题也很具有代表性。2001年李凤阳用住房从徽商银行的前身合肥市商业银行抵押贷款10万元起步做老年服装,几年合作下来,今年她已经可以从徽商银行贷到300万元,销售额做到了3000万元。尽管如此,资金不足依然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李凤阳告诉记者,徽商银行的扶植力度已经相当大了,利率现在也基本上不上浮,但手中没有抵押物,就无法获得银行大额贷款的支持,按年度累计增加的授信额度,只是杯水车薪,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今年如果流动资金可以跟上,她能做到1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缺乏资金,订货会上都不敢接客户的单。为了发展,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她还是在今年买了一块地来建厂房,“企业形象是一方面,为了今后贷款的方便才是最重要的”。
安徽银监局统计信息处余文治处长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从各家商业银行的发展上来看,放贷效率高、利润高,不良资产率低是个良好发展势头,小企业信用不良、银行的信用评价标准过高、微型企业几乎得不到支持、社会配套支持不完善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小企业贷款的瓶颈。小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成长性等特点,部分企业还存在逃废银行债务、产权不明晰,大部分企业缺乏贷款保证抵押能力。
目前的信用评价机制下,优质小企业可以轻松获得贷款,但参照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中、大型企业制定的过高的评价机制也将大部分小企业拒之门外,这不仅不利于小企业发展,也不利于银行的业务开展,包括个体户在内的微型企业更加难以按照现有的信贷政策获得支持。
针对上述不利因素,安徽银监局将根据区域经济特点与发展水平引导商业银行制定小企业贷款准入标准,实施动态管理,同时研究改进小企业贷款风险监管体系。安徽一些地方政府在安徽银监局的建议下,已经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小企业贷款补偿基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信贷的投入,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余处长告诉记者,各家商业银行对于业务重点选择的不同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将影响各自的具体操作,在宏观的基础之上各地各行必然会有相应的调整,必然存在地区差异,六项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操作上会是一种不断修正的过程。相信随着小企业贷款业务市场的壮大,相关的评价机制、社会配套支持会愈加完善,相对机动灵活的信贷政策运作将逐步弱化瓶颈的影响。(29E2)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