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否存在泡沫成为近期舆论的热点话题,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承认股市中存在泡沫。
一个新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股市泡沫。是人为刺破气泡,还是任由泡沫膨胀?似乎都不是理性的答案。
可以说,现在的中国股市非常敏感,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造成股市大盘的动荡。在这个时刻,相关的管理者也都谨言慎行。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对媒体称,央行已经关注资产价格上涨的情况,但“目前我们也只到关注程度”。
易纲的话虽然谨慎,但也说明央行的态度。其实市场都清楚,央行对股市的关注已经不仅仅是“关注”的程度。从其系列政策看,央行实际是用相对市场化的手段来抑制流动性的供应。敏感人士曾经注意到,央行近来不再像以前那样高调提倡发展直接融资,而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政策措施则一直在不停使用,特别是年初的这次准备金比率调高,更是被市场解读为针对股市的政策措施。
同样,诸如证监会减缓基金发行速度、银监会检查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国资委叫停国企炒股等,都是监管当局给股市降温的微调动作。
不过,这些相对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在面对流动性泛滥的市场条件下,恐怕对抑制股市泡沫膨胀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
尽管这些政策的效果不会很大,但我还是认为这些政策是必要的,至少可以起到给股市降温的作用。
股市未来走向如何,监管当局和市场都难以预料,因为即使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市场中,股价的变动都让人捉摸不定。惟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者,谁都不想看到泡沫崩溃的景象。
除了已经使用的手段,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给股市降温,以让泡沫稀释,使得这波难得的牛市能够得以延续,让普通的投资者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应该强化证监会的监管职能。使用严刑厉法纠正上市公司的各种造假行为,规范券商和基金公司的违法投资活动,其结果一方面可以逐渐改变国内股市圈钱的形象,一方面会给投资者带来有益的警示作用,提高其风险意识。
其二是加快大盘股的发行上市。市场已经注意到,除了国企大盘股纷纷回归国内A股市场,证监会也鼓励优秀公司在A股上市,这些政策无疑会起到稀释泡沫的作用。需要改善的是,应该让优质公司更大比率地发行上市即流通的股票。
其三是央行应该尽快出台加息政策,并释放连续加息的信号。加息不仅起到抑制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同时也会抑制资产市场泡沫的进一步膨胀。
其四是在天津建立创业板市场,形成与深圳市场的分工,从而在短期内增加股票的市场供给,分散资金流。
有人戏称,现在股市不需要经济学分析,只需要按照行为金融学行事。或许,现在的资产市场真的是行为金融学的游戏规则,那么管理层又为何不给市场以更多的暗示呢?
股市中的参与者普遍认为,最近股价的大幅上涨,实际是流动性推动的结果,或可称之为流动性牛市。因此,抑制泡沫的办法除了控制货币流通数量,还要增加股票供给数量。或许可以认为,增加上市公司供给是最好的市场化手段。
面对股市的非理性繁荣,中央政府应该找到抑制泡沫的理性对策,同时学会适当使用行为金融学的方法,给市场更多的信号。
【编辑推荐相关新闻】 |
(责任编辑:郭玉明)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