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维纯 上海报道
    昨日,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在韩国证交所发布的2006年经营数据快报显示,2006年将亏损1960亿韩元(按2006年12月31日汇率折合人民币16.38亿元)。
    据了解,由于受韩国市场环境变化、第三季度罢工等因素的影响,双龙汽车2006年实现整车销售121196辆,比2005年下降14%。不过,即使在销售减少的情况下,2006年营业利润仍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也是双龙被上汽收购后首次实现主营业务盈利。在此基础上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而产生的“经常利润”显示亏损,但亏损额比2005年略有减少。按照韩国会计准则一次性冲回账面递延所得税资产1382亿韩元,是双龙2006年亏损1960亿韩元的最主要原因。
    上海汽车公告显示,在2006年10月向大股东上汽股份定向增发购买双龙汽车48.92%股权时,收购价格已经剔除了双龙汽车账面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双龙汽车冲回账面递延所得税所导致的亏损,对上海汽车并不产生影响。上海汽车之前公布2006年预测合并净利润为25.2亿元,已经包含了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对当年度双龙汽车计算的亏损。
    抛开双龙汽车冲回账面递延所得税所导致的1382亿韩元亏损,可以推算出双龙汽车2006年因主业经营导致的亏损大致在580亿韩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4.8亿元。上海汽车方面表示,双龙汽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计算的2006年净利润还没有产生,因此不便评价。总体上看,影响经营的积极因素较多。收购后首次实现主营业务盈利,表明上汽与双龙的协同效应已初见成效;2006年劳资双方达成了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共识;2006年冲回巨额账面递延所得税对夯实资产质量也大有裨益。从二级市场反应看,虽然业绩报亏,但公告亏损之前双龙汽车连续5天上涨,2月6日还出现了涨停,据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高盛调高了对双龙汽车的投资评级。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