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和裕
    在宏观经济持续调控的背景下,上海楼市在 2006年最后一个月以下调收尾后,又在今年第一个月继续以下调开局。
    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的分析师介绍,1月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内的新房成交规模为174.4万平方米,比去年12月减少了5.56万平方米,降幅为3.1%。根据该办公室1月对上海全市178个、总规模1420.1万平方米的楼盘调查样本所作的统计,有9.5%的公寓楼盘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跌,不过跌幅大为收敛,跌幅最大的楼盘价格下跌了3.9%。同时,也有部分楼盘价格上涨,但都属于微涨,涨幅最大的楼盘上涨了3%。
    分析师还认为,利率、汇率、税收等金融调节工具的恰当运用,在当前人民币流动性泛滥的形势下,能起到房价稳定器的作用。“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我们的宏观调控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如对开发商土地增值税的严格清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和抑制土地囤积,如果因此减少部分未来供应,对于楼市从偏热走向理性来说,并不是件坏事。”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