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高利润公司缘何千夫所指

  FT专稿作者 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上搜索“利润”一词,只找到一个直接相关的搜索结果:黑手党,全球盈利能力最高的犯罪组织。

  埃克森美孚肯定了解“我们的事业”的感觉(“我们的事业”是意大利黑手党组织名称)。

1月30日,这家美国石油巨头宣布,该公司2005年利润创下美国企业史上的最高记录,其税后利润为361亿美元。随着汽油零售价格日益接近每加仑3美元,人们的不满情绪不断高涨,他们要求对石油巨头们实行立法、征收暴利税、重新审查其并购政策,甚至将它们分拆。美国国会拟议的措施之一,便是通过一项法案,将石油提炼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价格勒索”行为定为刑事犯罪。“价格勒索”是老套的黑帮敲诈勒索手法。

  以利润为标准重新排序,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前三甲都是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英国石油。20强中有8家为石油企业(若以市值为标准,石油企业只占5家)。受原油价格高企的推动,多数石油企业2005年的利润都达到创记录水平,而油价本身也已触及名义高点。多数石油企业都要为此自我辩解。

  然而,对“创记录利润”的奇怪诅咒,以及公司对此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却并非石油行业所独有。多数跨国公司已学会谨慎夸耀其财务方面的成就,且正寻找方法保护自己免遭批评。

  遭受公众炮轰的三大行业——银行业、石油业和制药业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客户将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视为必需品,但在购买时却满腹牢骚。华盛顿的能源咨询公司PFC能源的董事长罗宾·韦斯特指出:“买汽油没有什么乐趣,买药也没有很多乐趣。人们将其视为一项权利,而非优惠。‘无奈购买’加上价格高企,将招致灾难。”

  但不可避免的是,无奈购买一样会给那些销售者带来高利润。以利润为标准,《金融时报》500强企业的前20名中,有14家为银行、石油公司或制药集团。而其余几家企业,包括沃尔玛、微软和通用电气,往往也是公众批评的对象。

  暴利激发矛盾

  在英国,尽管外国人经常会惊诧于该国“免费”的银行服务,但高盈利的金融集团经常因其对贷款和信用卡的收费遭到攻击。在日本,企业界最近才从经济萧条中崛起,因此,创记录的利润仍然主要被视为一个良好的复苏迹象。然而,同样的道理,在经历多年忍耐后(在这期间,创记录的亏损成为裁员的正当理由),一些日本人很难接受西方式的管理:在利润达到空前高位之际,企业还要对成本加以限制。

  法国最大的公司道达尔上月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就是一个例证,它很好地展示了创记录利润所激发的矛盾。道达尔不仅是其他石油巨头的激烈竞争者,也是法国企业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同时还是工会和游说集团泄愤的目标。尽管法国政界人士希望保护国家冠军企业,抵御外国竞争,同时又对抗议“过高”利润的活动表示出了一些同情。

  约有3000名股东聚集在法国巴黎大会堂,庆祝这家石油公司2005年的强劲业绩。然而,投资者也对道达尔在全球所处的地位,公开表达了他们的期望和忧虑——介于美国风格的资本主义和更加细微的法国多样化之间。

  而有的股东很担心道达尔是否会被收购,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德斯玛莱斯特回答称,以该集团的规模而言,这是不可能的。“最好的防御方式是拥有很大的市值和极高的盈利能力。你可以看到,以绝对值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优秀,在石油公司中表现优异:这就是我们保持公司独立的本钱”。

  赢利是否惟一

  德斯玛莱斯特的回答集中体现了所谓的“米尔顿·弗里德曼企业责任法则”。弗里德曼1970年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企业惟一的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其他利益——为国家、雇员以及整个社会谋利都源自这一责任。

  不过,几乎从第一家股份公司成立以来,盈利动机就一直受制于抗议、监管和政治压力。企业已经认识到,拿出部分利润回馈社会,以缓和上述威胁,这样做很有价值。

  弗里德曼本人在文章中写道,“在当前的思潮中,由于人们对‘资本主义’、‘利润’和‘无情企业’等普遍抱有反感情绪,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产生良好商誉的惟一途径。通过社会责任支出产生良好商誉,完全符合企业自身利益。”

  还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说明为何高利润企业要做一些善事,以努力消除人们对企业投机倒把、敲诈勒索、谋求垄断的指控,那就是:现在要让人相信利润不是公司业绩的本质已经困难得多。

  正如英国银行协会所说的那样:“人们普遍认为,如果有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不光是银行业,也包括其他各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肯定意味着这些利润是从公众那里以非正当手段挣来的。”

  企业需做功课

  法国金属工人工会Federation des Travailleurs de la Metallurgie负责国际关系的克里斯蒂安·皮利乔斯基表示,谋求更高利润有一种“坏透了的逻辑”。他说,即便企业公布了创记录业绩,经理人也会宣称竞争正变得越来越严峻,并敦促进一步削减成本。

  期待企业在追求盈利方面有所收敛也许属于理想主义。不过,本世纪头几年发生的公司丑闻(其部分原因在于对短期利润目标过于执着)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际会计制度发展,似乎提供了一种新路线,可以不必非得盯着短期利润。

  “你拥有创记录利润并没有意义,”瑞银全球资产管理前任首席投资官、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负责人杰弗里·迪耶梅埃尔指出,“企业传递出的信息应该是这样的:‘我们非常幸运,我们赢得了很好的利润,为了未来,我们要立刻拿这笔利润进行投资。’”

(责任编辑:悲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弗里德曼 |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