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作者 璩立国
未来即使加息,也是在各方可承受的范围内,而且是轻微加息,所以不会对股市造成较强的震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实际上加息警报完全可以解除,即使加息还没有真正公布出来
本周市场并没有将“两会 行情”完美演绎下去,其因是加息之忧如空头炸弹在股市上空盘旋。
“两会”期间的3月1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个月CPI 增长稍微偏快。同期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2.7%,此前的两个月(2006年12月份以及2007年1月)CPI分别达到2.8%、2.2%,随即的14日,沪指跌幅接近2%。此前的2月27日,周行长在接受《香港商报》采访时,提醒投资者关注通胀水平,同日沪指下跌近9%。如是几次后,就有市场人士笑言,“周行长一发言,股市就下跌。”这当然只是调侃,但反映出市场对加息的反应过于敏感。加息对股市就如同恋爱对男人,可以长谈不衰。
近期关于加息的言论不少,加有加的理由,不加有不加的道理,股市也因此阴晴不定。但仔细看一下盘面,市场中有很多股票就是在这样的讨论和种种猜测中逐步抬高了买入的门槛。因此,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认真地看待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加息的时机
首先,除了CPI数据走高支持加息外,经济从一种加速度发展到平稳发展阶段,必然会伴随着加息这一货币政策的运用。2月CPI走高很大程度上是春节消费所致,预计3月会有所回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中央有意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2007年增速较2006年放缓,大约在7%偏上的水平,要想达到这个水平,固定资产投资 带动的GDP增长必然要有所抑制,而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就是加息。
所以即使CPI数据不会持续走高,或者在2.7%左右徘徊,而没有达到3%的警戒线,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只不过在第一季度的数据没有出来前,央行不会轻易加息,而会继续观察3月CPI数据,直到4月数据出来,再行加息举措。
加息的目的
其次,认清加息的目的是什么。加息并不是针对股市的,大家都认可这一点,加息对金融、地产、资产负债比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加息后,提高了这些行业或企业的财务费用,影响到部分行业、企业的贷款需求。
但是,由于银行尤其是很多银行上市后非常注重贷款质量,尤其是在加息的背景下,银行不会有强烈的放贷冲动,而是会将贷款投向资产质量和回报较为稳定和优质的企业和项目上,如此一来,这反而增强了一部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很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还是相对较好的,获取贷款加速发展会抵消其资金运用成本。
加息的幅度
再次,我们要看到,加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加息,通胀压力得不到缓解;加息,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外汇储备构成压力。加,还是不加?这是个问题。综合判断,加的可能性是很大,但是,一定不会是一种常态的货币政策手段,更不会像美联储那样会连续多次加息。
同时,加息的幅度考虑到外汇因素,也不会很大。基于这样的判断,未来即使加息,也是在各方可承受的范围内,而且是轻微加息,所以不会对股市造成较强的震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实际上加息警报完全可以解除,即使加息还没有真正公布出来。
资产价格上升难以回避
其实,相对于加息来讲,流动性问题更应该得到市场的重视。2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吴晓灵新闻,吴晓灵说吧)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称,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利率工具并不能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造成资产价格上升是难以回避的。由于目前我们的CPI数据包括的主要参考指标是生活资料,其中粮食占了很大比重,而粮价的提高不仅仅是维持生活的需要,还有很大程度上投入到了工业加工领域,因此在供应与价格的表现上,必然会带动粮价的上升,这就是CPI走高的又一个诱因。
加息是对于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但生产资料价格将仍会维持上涨趋势,因此,以股价为表现形式的生产资料价格仍会上涨,股价必然是一种上涨的格局。再来看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易纲新闻,易纲说吧)的表态。他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资产价格也为货币政策关注。理论上以加息为表现形式之一的紧缩货币政策,会对资产价格有所压制,但并非绝对。去年央行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股市照样是不断上升。美国在“格林斯潘时期”也曾有过连续7次加息道指照样创新高的记录。
因此,妄谈加息打击股市,实在是个伪命题。不过,要提醒投资者的是,2007年的股市相对于2006年来说是难操作多了,加息的短期影响,以及股指期货推出将可能改变很多过去的交易思路,再加上周边股市已经涨幅过高,调整的需求随时存在,这些都加大了今年的投资风险。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