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好看,更要好吃。战略伙伴定位已经让中俄关系颇为“好看”,双边经贸决定中俄关系是否“好吃”。中俄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经贸往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需要俄罗斯的某些先进技术、丰富原材料和能源供给;俄罗斯需要我国的消费品、人力资源以及资金,尤其是俄罗斯东部开发,如果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可能会事半功倍、持续发展;双方都需要借助对方改善本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谈判地位。
自从1980年代重新起步后,中俄经贸已取得长足进展,近两年增长尤为迅速。1991年,中俄贸易规模不过31亿美元;2006年,据中国海关统计,中俄贸易已达334亿美元,其中中方对俄出口158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176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双边贸易额增幅又高达40%。1990年代中俄确定的双边贸易300亿美元目标业已突破,两国政府提出的新目标是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800亿美元。
纵向比较,中俄贸易发展不失迅速;横向比较,中俄贸易发展还不尽如人意。2006年中俄贸易增幅14.7%,比当年全国贸易增幅低9.1个百分点,与中俄两个大国的经济潜力不相称。这一现实表明中俄经贸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意味着可以改进的余地还很大。
两国目前有着共同的世纪使命,那就是改善国内民生。中俄应该通过经贸发展切实改善两国民生。中俄经济结构互补性强,中国有着发达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业,俄罗斯轻工业则比较不发达。在去年6月15日举行的俄罗斯政府轻工业发展问题会议上,俄总理弗拉德科夫甚至用“危机”二字来评价拥有17个部门、1.4万家企业和组织、55万员工的俄轻工业部门现状,因为1990-2006年间轻工业在俄整体工业规模中的比例从11.9%下降到不足1%,仅2005年一年,俄纺织和针织品生产就下降1.5%,皮革、皮革制品和鞋类生产下降2.7%。
虽然俄罗斯近年经济增长颇为迅速,财政收入、储备资产连年暴涨,于2006年提前偿还了欠巴黎俱乐部的全部债务。但石油财富同时也让俄罗斯开始感受“荷兰病”的滋味,其症状之一就是本币汇率持续上涨,这种趋势固然大大消除了俄罗斯经济的美元化现象,但国内非能源部门制造业起初是遭受了能源部门争夺投资和人才的竞争,现在又因为汇率变动而遭受成本上涨、廉价进口商品的双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俄罗斯如何重视发展轻工业,其国内轻工业也很难在短时期内发展起来。为了满足俄罗斯国内需求,特别是普通工薪阶层和亚洲部分的消费需求,中俄两国、特别是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应当尽可能为中国消费品对俄罗斯出口创造便利,而不是相反。
此外,在实际贸易中,贸易商品结构应该提升。中国出口结构已经是以机电产品为主,但对俄罗斯出口仍然是以纺织、鞋帽等为主。2006年对俄出口158亿美元,出口额最大的类别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42.3亿美元、鞋帽伞等14.2亿美元、皮革制品与箱包10.8亿美元。进出口合计,机电产品仅占2006年中俄双边贸易的17.5%。虽然中国对俄轻工产品出口系改善俄罗斯民生所必需,但这种现状显然与中俄两国的制造业水平、科技实力以及巨大市场潜力很不相称。提升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势在必行。
实事求是地说,中俄经贸发展中磕磕绊绊不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俄罗斯商业环境的问题,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俄罗斯禁商令。任何国家的任何经济政策都既需要根据现实及时调整,但也需要保证足够稳定性,以免恶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无论是对于外商,还是对于本国消费者、商人,这种政策环境都是共同使用的“公共产品”)。今后,为了给双边经贸创造更稳定环境,在短期内,中俄需要更完备的双边贸易投资协议;在长期内,中俄则需要通过大大加强两国文化、教育交流,来增进相互了解,改善两国国民之间的感情,避免因不了解而发生的摩擦。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