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周悦
    据记者了解,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大番茄生产地区和第一大番茄产品出口国,在世界番茄酱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全球番茄酱供应短缺使我国产品出口价格上升,红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番茄出口大国 产能继续增加
    中国番茄加工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1980年建成第一条国产线,紧接着引进国外生产设备。短短数年间,我国番茄酱出口份额从占世界出口市场的7.7%上升到30%。
    据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番茄酱生产企业66家,日处理鲜番茄能力为13.07万吨,目前已经形成以新疆、内蒙古和甘肃三个产业优势区域,其中新疆有40家工厂,占全国61.4%。
    新疆发展番茄种植和加工始于1978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新疆番茄原料红色素含量指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产品首次出口日本市场即获得好评,成为亚、欧和美洲市场的抢手货。新疆番茄产量、出口量连年增加,2006年番茄种植面积达80万亩。
    我国番茄产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中,中粮屯河(600737)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番茄酱及番茄制品、销售商。公司目前拥有17家工厂,2006年加工鲜番茄208万吨,生产番茄酱2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8.3%。公司经过中粮集团的整合,已跨出扩张步伐,去年收购内蒙古沃德瑞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并兴建两条生产线,今年又拟在内蒙临河市、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及新疆拜城分别设立番茄制品子公司并兴建生产线,新增产能过万吨。
    另一大番茄制品公司新中基(000972)也于去年完成收购法国普罗旺斯,年底对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天津中辰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完成增资,并通过中辰番茄建设四条小包装生产线。
    在全球番茄产业出现供应短缺同时,我国番茄产品产能进一步扩张,来自罐头协会的一份产业研究报告认为,以新疆为代表的我国番茄的种植、加工和出口处于持续增长态势,番茄产业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受限原料瓶颈 调整产品层次
    我国番茄产品主要有番茄酱、去皮番茄或碎块、调味番茄酱、番茄粉、番茄红素等。根据世界番茄组织的报告,近几年世界加工番茄总产量的3/4用于生产番茄酱,世界番茄酱年产量为350万吨左右。2006年,我国加工新鲜番茄量430万吨,生产番茄酱近70万吨。在产能提升的同时,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受限于原料供应瓶颈的现象。
    专家分析,我国番茄酱以原料性大包装产品出口为主,附加值不高,又多为OEM加工,企业创建品牌和开发市场的难度较大,同时存在着行业无序、竞争无度导致产品卖价降低。一方面,以卖价低为特征的我国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形象不高;另一方面,长期的低价竞争使肥水外流,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也加大主要贸易国家实施反倾销或贸易保障措施的可能。
    目前,因全球番茄产量萎缩,我国近期番茄产品出口价格得以提高,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彻底解决仍应提升产品附加值。据新中基董秘介绍,中辰番茄新生产线投产后,小包装番茄酱产品附加值肯定较现有大包装产品要高。专家认为,未来国内企业应实现原酱、小包装和番茄沙司生产一体化,由低附加值的资源型产业,逐步发展成以大包装番茄酱为常规产品,以去皮整番茄、番茄丁、小包装番茄酱、番茄沙司等为中间产品,以番茄红素、番茄纤维、番茄籽精油为高端产品的新格局。
    近几年,随着生产规模愈来愈大,在原料供应方面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据了解,新中基、新疆天业(600075)由于番茄原料从兵团采购,具有一定垄断性,因此目前基本无原料方面困扰。
    其他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的方式保证原料供应,如中粮屯河。但相当一部分小企业不签订合同,在收获期以高价争夺原料。据中粮屯河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市场过度竞争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原料已成制约公司发展的一大隐患,公司正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公司+团场”和“公司+土地”等多种形式的原料供应模式,并谋求建设自己的番茄产业基地。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