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从1994年开始在河北试点,后来发展到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区开展小额信贷试点工作,主要模式是学习、借鉴、本土化“孟加拉模式”,目的是实验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城市和农村是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准要比城市差许多,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包括东北等欠发达地区。
对于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就出现“银行是难贷款,农民是贷款难”的矛盾。基于这个现实造成的农村金融供给方的三大问题:第一,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很低,甚至是空白的状态;第二是供给严重不足,供给不足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银行有钱不愿意放或放不出去,民间的又不准进入,这样就给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模式的诞生创建了市场条件;第三是竞争极不充分。在这种环境下,小额信贷也就嘤嘤而生。
中国社科院的小额信贷试点在学习借鉴和改造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运作模式的同时,在每个地方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试点?当时的一个现状是农村的穷人不易拿到扶贫贷款,拿到贷款的人都不愿意还钱,第三放贷机构很难自负盈亏,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在中国试点就是想看看这种模式在中国农村行不行,能不能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这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公益事业,即以扶贫为宗旨和目标。盈利性要有但不是最大化,盈利的主要目的是使机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长期扩大扶贫的服务范围和规模;安全性不等于保守,主要是靠创新机制。农民1000块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长期贷到钱;商业化就是要利率足够高,可以覆盖成本,名义利率是8%,实际年利率到15-16%;员工工资水平比传统银行要低很多,一般在800-100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多数基地的运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县乡机构都能够基本持平,略有赢余。这说明小额贷款在中国是可行的,而且在农村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种模式填补了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空白,也切实符合温总理提出的“建立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农村金融发展思路。中央和温总理也多次提出鼓励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我们希望这一要求能尽快得以落实。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