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草 叶檀
深发展是家特殊的银行。
特殊性之一,2004年5月,美国私募投资基金新桥以12亿元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14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四家深圳市政府机构手中的34810万股非流通股票,成为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也使深发展成为第一家被外国机构控制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
特殊性之二,2006年5月,深发展抛出接近零对价的股改方案,激起投资者的强烈反弹。新桥的单伟建、纽曼等人的解释是,股改是小股东对大股东的掠夺行为;新桥作为基金管理人,必须对基金投资者负责。他们忘了作为深发展的大股东,必须同时对深发展的所有股东负责。新桥得到了深发展,却不想承担深发展的历史。他们倚仗特殊身份试图强行闯关,遭到其流通股股东和证监会的联合抵制,最终其股改方案折戟。
特殊性之三,2007年3月,深发展公布2006年年报,净利润大涨319%,少提拨备21%使净利暴增的行为使深发展陷入年报漩涡,一些证券研究机构与金融学者因此发生激烈争论。即使少提拨备是因为深发展不良贷款结构性改善,符合银监会2005年发布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的拨备需要,但不应该忽视,深发展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升反降的事实。据深发展2005年年报,核心资本充足率为3.71%,而2006年年报为3.68%;而资本充足率仅有微升,从2005年的3.70%到2006年的3.71%。
2004年2月,监管层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并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8%的最后达标期限为2007年1月1日。深发展又将面临一次新的特殊待遇,那么所谓资本充足率达标大限也将成为达标无限期。
深发展的特殊性是从政府和银行监管部门处获得的,他们遭遇的狙击来自股市,来自保护自身利益的中小流通股股东。市场与市场、利益与利益相撞,也就没有了特殊可言。
必须提及新桥的投资基金的身份,获利渠道就是与企业牵手打扮光鲜之后出手赚取差价,也就是说,不论过程是否美妙,新桥与深发展难说会不会是一段露水情缘。
新桥的资本路线图因此非常清晰,通过引进GE等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补充资本,经过内部改造,将深发展高价脱手。但股改的失败不仅堵住了其再融资的渠道,打乱了新桥的步骤,也使深发展的市场空间大为缩窄,设立分支机构等受到限制、发行次级债也无可能。
这两年是金融机构跑马圈地的关键时期,先期进入者正在凭借资金体量,在房贷、个人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企业贷款等领域四处播种,目的是为了收获先到者溢价,这是国际成熟企业的通行做法。深发展不得不为自己在股改中的短视付出代价。
如果说新桥凭借自己的特殊性,是为了达成自己的利益诉求,那么,给予新桥特殊待遇是为了什么呢?深发展的漂亮年报,证明了给予特殊待遇的前瞻性与必要性。
深发展的不良拨备率只要符合规定,就没必要深究,真正应该追问的是由特殊身份而带来的市场不公平。如果没有证券监管与投资者在股改中投票这最后的门槛,深发展还会特殊到什么地步?因此我们应该感谢股市。
要看全文,请进>>“叶檀博客” https://yetanyetan.blog.sohu.com/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