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过12万,个税自行申报。中国首次个税自行申报启动以来,一直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即使在国家规定的“4.2”自行申报大限之后,有关个税的话题也一直在延续,中国有多少富人?其中多少人报了税?究竟还有多少明显“够格”人群为什么没有补个税申报这一课?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截至4月2日,我国首次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结束。
但是,这个“成效明显”与此前“至少600万人应列入申报范围”的专家预测相比,实际申报者可能仅1/4。但另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应列入12万个税申报的名单应大幅度扩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李强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保守的估计,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人群,至少在780万以上,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这次个税申报量仅过两成。
那么,公众所关心的,无疑是那个大大的缺口……
怪象,一桌“12万以上俱乐部”成员吃饭,竟无一个报税
记者前不久与几个生活颇为“滋润”的朋友吃饭,席间聊起个税自行申报一事。据记者对这些朋友的职业、境遇的了解,几乎每个都应该纳入“12万以上俱乐部”成员的范畴,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管是自由职业者还是金融机构职员,或是私营企业主,竟全是12万申报的“漏网之鱼”。
而且,不报税往往还似乎颇有不报的理由。
譬如,在某金融机构工作的龚小姐说,银行的金融机构,被外界认为收入丰富,其实收入确实颇为丰富,而且丰富得很复杂。即收入是通过不同方式发放的,工资、奖金、年终奖只是其中一块,但也未见得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统计这些“明”的收入,有些职位较低的职员就不可能超过“12万”红线。所以可以规避个税申报。但她透露,其他收入来源的方式巧妙复杂,比如以报销费用的形式,自然不用上税。
突然想起前不久,广州市地税局稽查部门检查发现广州某股份制银行偷逃个人所得税300万元,该银行就是通过以现金形式通过福利费、工会经费、管理费用等科目向员工发放开门利是、过节费、职工医疗补助费、员工住房补贴,未按税法规定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并以钞币运送费、差旅费、路桥费、住宿费等名义和以各种渠道取得的发票入账,套取现金用于发放补贴,况且补贴金额标准明显高出行业同类支出的平均水平。
资料图片
再如,席间另一个从事画廊生意的朋友坦言,艺术品交易从来就不透明,这是“行规”,所以在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从艺术品制造者到中介者、包装者、销售者,都无从考证其具体收入数额,所谓个税申报就更无从谈起了。
记者又想起了从各地的个税申报报道来看,从人群分析,“工薪族”占了大头,而明显被认为高收入阶层的私营企业主、演艺人士、某些自由职业者却并不多。在西安市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中,书画界人士较为集中,而在申报时却一度出现“集体缺席”的情况。特别从演艺圈来看,真正不得不“抛头露面”高调报税的也往往是很出名的名人,大量在公众视野边缘的高收入人士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席间最殷富的朋友应该是自己有两三家公司的秦先生,他的年收入恐怕是12万底线的十倍以上,但他却说:“自己的公司本来就要交税,公司给自己和股东开的工资向来很少,根本不到12万元的标准,平时个人开销都算在企业经营成本里,本来也是一笔糊涂账。所以也不可能去报税”而且他表示他的圈子里很多大老板也是这样,几乎没有人去申报。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税法专家表示,此次个税申报制度设计本身就略显仓促,不但时间提前量不够,而且公众普及教育也大大滞后。但好在这次个税申报整个过程也以实验为主,其实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尤其是制度设计、个人收入监控体系,都没有完备,而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用纳税手段来调控收入公平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向,但不得不承认操作有难度,主要原因是收入来源太复杂,目前申报个税的构成主要是工资收入,因为就目前来说,其他收入其实很难监管。
个税申报也不会就成了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其一,从国家税务总局做出关于个税申报规定的那天起,我们的税务机关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自由职业人员是工作的难点不假...
2007-05-02 15:02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