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宪奇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经历了近20年的曲折发展后终于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新起点。
    业务量增长迅速
    评级业的发展离不开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展,没有债券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就成了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提高水平、培养人才、积累经验。因此,评级品种、数量的跨越式发展,代表了评级业的重大突破。据联合资信统计,2005年企业债券发行量达到682亿元,2006年达到1008亿元(含铁路建设债券);短融融资券2005年5月26日诞生,截至2006年底,累计发行320期,发行规模累计4336.5亿元,市场存量2935.6亿元,平均每笔筹资额13.55亿元。2006年1-12月,共有185家企业发行短融融资券241期,发行规模累计2912.5亿元,平均每月发行242.71亿元,平均每笔筹资约12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融资)在品种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发行了一只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一只企业贷款支持证券和两只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以及9只企业资产支持证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涉及了高速公路收费收入、发电收入、应收款等不少种类的基础资产)。
    人才队伍和评级技术取得突破
    业务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吸引专业人才的条件。主要评级机构的人员队伍走出了多年徘徊局面,与2005年前相比大都增加了一倍以上,博士、硕士、海外留学人员成为评级骨干。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新的评级业务的需要,评级机构在评级技术特别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技术方面有了根本性的突破,部分评级机构已经基本掌握了结构融资的评级原理、模型和现金流分析技术。评级机构主要采取向国际评级机构学习、与国际评级机构合作、召开专业会议以及自己研究等方式,并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提高了评级技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评级机构的成熟经验和评级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监管措施逐步到位
    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等几个监管部门十分密集地出台了与评级相关的政策法规,分别对相关产品评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的具体要求,并对评级进行实质性监管。
    与以前相比,这种实质性监管表现在,一是要求投资者自担风险、建立内控机制,并提出了投资限制,如对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投资基金的债券投资等,都规定了可投资债券的最低等级。二是对评级的基本规范特别是操作程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实地调查制度、评级程序(付费)制度,这对于提高评级质量、确保评级机构的独立性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三是通过建立评级的备案制度和信息披露监管,评级机构的实质行为被进一步约束,并初步建立了违约率检验机制。四是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的角度,各监管部门相继提出了同时进行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的要求,这明显提高了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并进一步适应了我国投资者和特殊市场时期(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的需求。五是逐步建立双评级制度和市场淘汰评级机构的制度,对评级机构构成真正的约束。六是强化了跟踪评级制度,使评级机构真正为投资者服务的机制基本建立。七是提出了公开评级的要求,促使评级机构更多通过评级准确性、权威性来承揽业务和进行业务竞争。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