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梁思奇
“五一”期间参加一个房展会,眼里是一个个阔气的华庭豪宅,耳畔是房地产商“房价不会下跌”的豪言。他们的依据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起不久前一位京城房地产商曾放言:“指望房价下跌是痴人说梦。
房地产商这种“理直气壮”让人有点沮丧。耐人寻味的是,近日公布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58.5%的人认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控制房价“没什么用”;同时有77.7%的人坚信“只要政府下决心,就一定能控制房价”。这种自相矛盾的复杂心态,充分显示出人们对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困惑。
表面上看,把房价居高不下归因于经济快速增长,似乎不无道理。其实不然。现在人们之所以认为房价高,是基于它严重超出了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得不到保障,住房成为社会贫富悬殊最“亮”的镜子。这才是触动公众神经的房价问题的实质。撇开这种实质,拿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来说事,实际上是在玩偷换概念、避实就虚的游戏。
房价问题的实质,反映了两大问题,一是住房保障制度的缺陷。由于房地产业的暴利,它成为资本竞逐财富的对象,同时由于土地出让金成为众多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导致在相当长时间,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不是沦为“弃儿”,就是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二是政府和金融部门对于房价不愿作为,甚至推波助澜。如有的地方政府随意变更规划、操纵土地拍卖助推房价;对不合理的商品房供应结构听之任之,不予调节;对虚假广告、内部认购、炒作“楼花”、捂房不卖、假按揭等哄抬房价行为放任自流,甚至于银企勾结牟利,官商合伙分肥。
在这种状况下,与其说群众抱怨房价高企不下,不如说是发泄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忽视住房基本属性、唯利是图倾向,以及对监管方制度乏力和监管失效的不满。
退一步说,如果某个地方因房价下来,GDP受到影响,那么有必要检讨当地的经济经构是否合理,一种主要借力于房价节节攀升的经济增长模式,明显是不可持续、不健康的增长,是经济泡沫的体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海口、北海、惠州等城市殷鉴不远,足资教训。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如果以此作为房价畸高的“底气”,不是脑筋糊涂,就是故意混淆是非。毕竟,中国的经济发展,要努力实现的是健康、公平、和谐的发展,而不是畸形、泡沫、赢者通吃的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基本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和被动需求的叠加,形成了不可遏制的刚性需求,成为房价上涨的基本动因,而且住房总体上供不应求将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矛盾...
2007-05-09 09:30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