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口村,走进村民韩宝林的家中,他正在院子里劈柴,在他身旁摆放着一口棺材。这个小村庄地处林区,耕地少,加之气候寒冷,村民只能靠种土豆维持生计,多数家庭生活都很困难。
“她的病,挺不了几天了。”韩宝林看上去十分沧桑,眼睛里充满忧郁。老伴儿自从去年8月被确诊为直肠癌后,为了看病,韩宝林把小家底彻底折腾光了,不仅把多年辛辛苦苦经营的小商店转让给了别人,还东拼西凑借了一笔外债,才凑够了4万元的手术费。
“其实以前她的身体也一直有毛病,只是不到一定程度谁也舍不得看病。”现在,对于韩宝林一家来说,再借一分钱都很困难。“不可能再去检查了,硬挺到最后吧……”要说老伴儿没有得病前,这家人的日子还是能将就的。每年种土豆、卖野菜、经营小商店的收入,除了贴补家用外,还可以供两个孩子读书。可是这一场病,顷刻之间使整个家都瘫痪了。
老伴儿蜷缩在炕头,身边堆满了刚刚用过的卫生纸。自从做完直肠癌手术后,她的刀口处总要流出一些脓状的东西,隔上半个小时就要擦一次。为了省纸,她便把用过的卫生纸晾干了,翻过来再用一次。她说:“人病到这样,最怕死。”
“听说合作医疗能管用……如果我们……也有就好了。”韩宝林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抽烟,听着老伴儿上气不接下气的话语,深藏在他心底的那份挣扎和煎熬一下子流淌到湿润的双眸里。他知道,今年刚刚47岁的老伴儿还不想这么早就离开孩子和这个家。
“新农合”还应更实惠
西口村党支部书记吴广平告诉本刊记者,新农合在当地一直没有开展起来。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内蒙古早在2003年11月便已经启动7个试点旗县。到2006年底,全区试点旗县扩大到39个,覆盖全区农牧民人口的47%,参合率达82.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4个百分点。2007年,内蒙古还力争在全区所有农村牧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
一部分农牧民尝到了“合作医疗”的甜头,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上升,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有所缓解。但是,从总体来看,由于统筹资金不能及时落实到位等原因,使“合作医疗”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些农牧民反映,“新农合”不太实惠,很难调动参合的积极性。比如没钱还是进不了医院的大门,进医院就要交押金,直到看好病出院才能报销;只能在定点医院看病;看病有很多项目不能报销;医院的药贵,在医院买药不划算;补偿率还比较低……此外,大病统筹方面,还不能完全解决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内蒙古,各试点地区将个人缴纳基金的10%~20%和财政补助资金用于大病统筹,补偿农牧民住院医疗费用。而这种模式在人口较少的旗县,大病统筹基金总量相对较小,难以有效缓解农牧民的经费负担。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位官员还反映说,农牧民自筹的资金可以及时到位,但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却迟迟落实不了,不知道是在哪里卡壳了,他呼吁要建立政府信誉,中央和地方财政资助每一次都应当及时到位。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仍是神话
在边远民族地区,农牧民看病难,不是难在没有医院可去,而是难在农村牧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患者得不到更好的就医服务。一些乡村卫生院、卫生室医疗设备差,医务人员和医疗技术偏低,有的患者无奈之下只得“铤而走险”,有的患者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现实离新农合“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要求差距很大。
本刊记者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西小昭镇卫生院采访。在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医院里,药房和病房连着,窄小的病房内摆放着6张铁床。医院总共有院长、妇幼保健员、主治医师、护士、药房管理员、牙科医生、会计7个人。据护士反映,比起临近几个乡镇卫生机构,这可是比较“上规模”的医院,有些村里的诊所连最基本的消毒设备还没有呢。
“只不过,现在前来镇医院就诊的农牧民还是越来越少,有的是不相信我们的水平,也有的病是我们确实看不了。”这个小护士是从巴彦淖尔盟卫校毕业的中专生,除了做医护工作外,有时候也开方子卖药,每个月只有400多元的工资。
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委办公室介绍,当前农村牧区医疗机构设置普遍不足,多数乡镇卫生院规模偏小,科室不清,设备简陋,均存在内科包看“百病”的问题。而且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构成以初级职称和中年人为主,年龄构成偏中龄化,有些从业人员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赤脚医生,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尽管一些村医医术不高,却具有卫生部门认定的行医资格,误诊、漏诊现象时有发生,群众认可度低。
此外,还存在个别地方政府对农村卫生院重视不够的情况,部分乡镇财政拨款往往不能足额到位,国家给予农村卫生机构的优惠政策也难以落实。许多乡镇卫生院工资都无法保证,更没有多余资金用来更新设备,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
假医假药正悄悄“下乡”
农村牧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给了假医假药以可乘之机。记者在兴安盟一些农村采访发现,有的游医打扮成尼姑卖药,一个药丸竟要价十多元甚至上百元。还有一些巫婆在村民家中装神弄鬼,不少人因为相信假医买假药而破财误病,叫苦不迭。据反映,在内蒙古赤峰市一些旗县,假医假药也正悄悄下乡,不少药贩子通过一些乡村医生,以拆零散售、更改批号的方式卖给农民假药。
缺医少药一直是困扰农牧民治病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偏远的农村牧区,很多农牧民有病乱投医,不去正规医疗机构,听说哪儿有人会治病,就上门求治,治不好再换地方,而且很多人信偏方治大病。为了图方便、省钱,有些患病的农牧民专门找土偏方和巫医神汉治病。最普遍的是有病硬挺。
这与农村卫生资源缺乏密切相关。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一般都聚集在城镇大医院,大多数农牧民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而村卫生室目前多数已是私人诊所,药品销售人员几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素质较低,对药理、疗效认识不够透彻等等原因,也造成了问题药品在农村拥有广阔的市场。
据《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农村牧区药店和医疗单位的购药行为也十分不规范,药品购进记录不全或者根本没有记录;有的药店和卫生院、所及个体诊所采用现款购药,也不向供药方索取药品经营企业证件和进药凭证,这不仅给非法渠道购进药品造成了可乘之机,而且一旦发现假劣药品也难以追踪查处。
采访中,农牧民朋友呼吁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打击力度,全面治理和整顿农村医药市场,从而使农村医疗市场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为农牧民切实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丽娜
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2007-04-03 21:13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