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中国品牌”崛起,岂在须臾之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月~4月,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44.97万辆,占国产轿车销量的29.31%,市场占有率超过日系、德系、美系,跃居第一。

  这样的消息足以让国人兴奋。虽然还只是销量上的第一,但回首中国汽车产业短短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为民族汽车产业的长足进步而欣慰。

  推而观之,何止是汽车产业?IT、家电、手机……想当初,又何尝不是洋品牌(合资品牌)一统天下;而试看今日中华大地,诸多领域里的自有品牌的“保卫战”风起云涌、咄咄逼人。要知道,中国的企业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面对的可是税负不公平的二元企业所得税制、优惠条件不公平的投资环境……享受着“非国民待遇”,却实现了从替别人打工、吃点面包屑的单纯“中国制造”模式,向享受价值链更丰厚回馈的“中国品牌”模式的转型,这无疑是中国企业一次集体的质的飞跃。

  然而,欣慰不能掩盖忧虑,更不能转变成盲目乐观,中国企业打造自有品牌之路,依然崎岖曲折、蜿蜒难行。

  必须看到,对于“中国企业必须打造自有品牌”,虽然没人会表示反对,但内心深处对此不以为然者,以及虽深以为然、但出于眼前利润诱惑而“恕难从命”者,却大有人在。平时把“品牌是核心竞争力”挂在嘴上,可一旦能借现成的洋品牌这只鸡下出诱人的金蛋时,很多人便难以自持,要知道,让一个“自有品牌”从无到有地培育起来,不仅要面对艰难的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储备和培养,还要进行一个漫长和艰难的品牌推广过程,这一切,当然没有直接引进洋品牌来得“短平快”。

  仍以汽车为例,我们还记得,在当初中国汽车业引进洋品牌时,有一种理由显得很有说服力:以市场换技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兑现加入WTO承诺的大背景下,开放国内市场无疑是大势所趋,也符合中国经济的整体利益;然而,一边是市场之门对外洞开,一边却是对民族汽车品牌不被看好,甚至采取歧视政策,如“排量1.0以下(多是国产自有品牌)不准上街”等等。

  迥异的态度带来的结果如何?不妨来看看——市场洞开并没有换来我们想要的技术,绝大多数合资汽车企业里,“自有品牌”的幼苗一直遭到人为压制,原因很简单,有了“自有品牌”,对国外技术、零部件依赖度必然下降,难免削薄外资的利润。相反,“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是那些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内资汽车企业在一路的摸爬滚打中,跌跌撞撞创建了今天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自有汽车品牌,它们中的佼佼者如奇瑞、长安、夏利等。

  汽车产业如此,其他一些产业亦然。近年来一些行业的“中国品牌”在市场的夹缝中,终于不屈地长出了繁盛的枝叶;并由当初的杂牌军,变成了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推出新产品的正规军,在与洋品牌的阵地争夺战中,迫使昔日倨傲的对手加入价格战和产品更新换代,这实乃市场之福,消费者之福。

  今天,从单纯“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中国企业已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明天,从“中国品牌”到“中国名牌”,将是一次更艰巨、更扣人心弦的飞跃。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