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一位政府首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当我们和他处于同一历史年代中的时候。即便是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面对即将离任的英国首相布莱尔,恐怕也多少只能套用那句名言说,布莱尔的命运存在于他的灵魂中。
其实这句话不完全错,布莱尔执政十年之后,可以用“荣休”形容他的辞职。比起英国战后另一位长期在任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来说,他至少避免了被党内逼宫的危险。更何况在他的任上,英国经济化暮气为朝气,经济繁荣后的社会福利政策是英国战后最好的。而北爱尔兰的冲突也是在他的任上走向终结,英国更是因为坚定地走“第三条道路”,而在欧盟内部成为主流,引发法国和德国的效仿。一句话,布莱尔干得不算差。
如果没有伊拉克,那么布莱尔的十年首相可能会是一个相当圆满的任期。对于布莱尔几乎所有的指责,都集中在布莱尔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伊拉克政策上。但实际上,这也是布莱尔的无奈选择。在战后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英国一直与欧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了维持本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维持在欧洲的威信,英国只能跟着美国转。因此即便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风险很高,英国也必须这样豪赌一把。这就是英国的政治灵魂。只不过命运乖张,此刻的伊拉克不比1991年时候的海湾,陷进去就真的陷进去了。
问题在于两下比较的后果。尤其对于英国工党来说,许多议员可能会感到无辜。工党有内政举措上的频繁得分,却因为伊拉克和全球反恐战争而失掉了本来应该有的地方议会席位。布莱尔因为外交上的偏执和政策辩护中的谎言,给工党带来了巨大的选票流失。因此在对工党进行政治估值的时候,人们不得不考虑外交事务中的巨大泡沫可能带来的政治崩盘危机。因此无论谁继任英国首相,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继续在伊拉克待下去让选民不高兴?还是从伊拉克撤回来让布什不高兴?更值得对比的是刚刚离任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尽管他在内政方面干得不那么出色,但是外交上的独立意识和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明确观点,却使得他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颇高。英国政治家们肯定为此感到痛苦:好内政比不上好外交。
但实际上,内政和外交只是一个国家政治的两个分野。布莱尔的苦恼根源并不在于他如何开启了参加伊拉克战争的盒子,而在于他无法结束这个过程。实践证明,期待人们忘掉自己的失误决策,要比期待人们记住自己的历史贡献难得多。更何况布莱尔和许多政治家一样,希望通过内政的繁荣掩盖外交的萎缩,这种政治上的侥幸心理被舆论负面放大了。今天他可以用辞职的方式体面地离任,这已经是繁荣内政留给他的最好礼物了。难怪有媒体评论说:“少年子弟江湖老,如今回顾,很难想象十年前的布莱尔,曾经宛如注入陈腐英国政坛的一道活水。”
客观地说,在布莱尔辞职的前夕,多数英国媒体都还是认可他在过去十年中为英国发展作出的贡献。他带走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仍然留下关于外交战略的争议。对于继任呼声最高的布朗来说,国际媒体熟知他的国内政策,却鲜有了解其外交战略思路的。在布莱尔之后,英国或许将会走向一个逐渐内敛的未来。但是有一点我们仍然期望,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政治家都能够认清自己在全球化中的角色。而布莱尔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政治家来说,他注定要为自己的决策承担命运的判决。无论在哪里,侥幸和意外都是不存在的。
布莱尔只有每年18万7611英镑的年薪,布莱尔夫人切丽作为律师大约每年有10万英镑的收入,此外,切丽每作一次国际会议的讲座,将可获收入3万英镑...
2007-05-11 13:51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