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加息不期而至,保险行业亦惊亦喜。
5月19日,国金证券的报告认为,“此次加息将较大幅提升保险公司再投资收益率”,但同时也将对寿险产品的销售“产生一定压力”。
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
本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3.06%,已经高于寿险产品恪守的预定利率上限2.5%。而今年可能多次加息的预期,似乎已经把寿险费率的市场化改革逼到墙角。
大公司小公司背对背
上海保监局的人士认为,预定利率的上限,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保护了保险公司,防止出现新的“利差损”;另外一方面也削弱了保险公司的产品竞争力。这位人士认为,相对而言,预定利率上限对于传统保险产品,例如终身寿险等的影响大一些,对于投资型产品的影响较小。但是投资型产品也要有区分,例如对分红险的负面影响较大。
巧合的是,今年一季度,上海寿险市场的银行保险业务持续低迷,一度热销的分红型银行保险产品风光不再。嘉禾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据此认为,希望分红险的预定利率能够放开。
华泰人寿保险公司的管理人士则认为,虽然在保底之上可以根据投资情况继续给客户分红,但事先承诺和事后分红对客户的吸引力是完全不同的。
“费率市场化改革肯定是大势所趋。”保监会政策研究室的一位人士也认为。
尽管是发展的趋势,大小保险公司的心态则各异。
嘉禾人寿上述人士认为,小公司还没有品牌,老客户的积累量也比较小,竞争力相对较弱,老公司品牌好,可以通过费用来打拼市场,而新公司往往是需要靠价格来竞争的,非市场化的费率对小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制约。
但是,大公司自有盘算。
华泰人寿保险公司一位管理人士解释道,过去一些老公司产生了比较大的“利差损”,这些公司希望在解决这部分“利差损”之后,再放开预定利率。
受制于大公司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上海保监局的人士估计,费率市场化的进程将会比较缓慢。
产品试点先行
这个说法反映了决策层的一种担心。
保监会的一位人士认为:“以前把费率限定下来是为了防止‘利差损’,在1990年代利率很高的时候,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一度达到8.8%左右,后来连续降息至2%左右,保险公司由此产生了大量利差亏损。故后来监管部门采取措施将费率限制在2.5%,现在来看整个大环境变了,利率不断上调,公司经营管理也不断成熟,再限制门槛肯定是不合适了。”
但是,“这两年投资情况好,但肯定也会有投资收益不理想的时候,如果立刻全面放开,监管部门也担心产生新的‘利差损’。”前述人士称。
合众人寿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助理黄劲松也认为,费率市场化会对投资部门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如果投资情况好,费率放开以后投资收益很高固然是好事,但如果环境变了,达不到预期收益,就有可能形成新的“利差损”,这种风险是确实存在的。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称,目前监管部门打算以试点的方式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
保监会的一位人士认为,实际上,目前有部分产品已经变相费率市场化了。比如现在很多万能险、分红险的产品就通过分红提供超过2.5%的回报率。实际上已经变相部分市场化了。
“产品设计的时候承诺的保底不能超过2.5%,但是作为投资连结产品,或者分红产品,如果投资收益率达到6%,或者更高10%。这个是可以分给客户的。”保监会的一位人士称。
刘明康警示五大风险 连续加息是否成最后"稻草" 本报记者 刘晓 ·编者按· 绵掌,内家功夫,外柔内刚,动作连绵不断,力道内蓄刚劲...
2007-05-22 10:12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