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物业股权转让可谓一波三折。2004年11月,卓见投资被确定为最终受让方,并于2005年4月1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该项股权转让先后获得了深圳市政府、国资委及商务部批准。2005年11月,深物业股改启动,其股改方案在2006年1月召开的相关股东会上获得通过。
事实上令深物业股权转让命运多舛的是一场关于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有二:一是是否导致国资流失,二是可供开发的建筑面积有多少。
就第一个问题,2006年4月,深物业前董事长田承刚向有关部门递交材料,称深物业净资产升值,至少应在20亿元以上,卓见投资4.59亿元的报价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2007年2月,针对这场争论,一份国有股价值报告出炉。由国务院国资委和深圳市国资委选聘的评估机构对转让的这部分股权的评估价格为7.80亿元。同时公告的还有财务顾问国信证券《关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分析与股权转让价格说明》,作出的结论是5.45亿元。卓见投资则坚持认为,原定的转让价格是在200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1.047元基础上溢价15%,并无不妥之处。
就第二个问题,举报方认为深物业可供开发建筑面积有50多万平米、房产数十万平米及其他资产。而卓见认为,深物业土地面积约37.8万平米,其中具备开发价值的土地仅为8.3万平米(皇御苑6.2万平米,风和日丽2.1万平米),建筑面积约31万平米(皇御苑约23万平米,风和日丽约8万平米)。
和卓见投资与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签订转让协议的2004年比较,深圳的房价已经是今非昔比。自2005年开始,深圳房价就开始驶上快车道,一路飞涨,至今仍未停步。2005年,深圳房价节节攀升,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逼近7000元/平方米,比2004年上涨16%;而2006年2月全市的整体成交价格已经达到7836元/平方米;至今年一季度,深圳房价涨幅已经是全国房地产平均涨速的两倍,超过10%。连二线关外的房价都跨入万元一平米的行列,关内可供开发的地块就愈发显得珍贵了。几年间,和黄、信和等外资知名地产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深圳,分得深圳房地产飞速发展的一杯羹;而相反,有“澳门李嘉诚”称号的柯为湘(卓见投资实际控制人)却仍深陷于深物业的收购困境中。
作者:徐晏 中国证券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