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注入(包括整体上市)是自上而下的,显示的是股东尤其是控制性股东的意志,其进程不仅中小投资者不掌控,上市公司本身也难以掌控。资产注入预期驱动的股价上涨,实际上有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博弈的色彩,整体的市场定价越理性,资产注入的环境越宽松,交易会越活跃。
如果沿用2006年以前会计准则,沪东重机的资产注入,并不如此显然地增厚每股收益,中船集团以帐面价值23.7亿元的资产作价92.6亿元,认购新增股份,在原来的会计准则中沪东重机将因此产生68.9亿元的“合并价差”借项,按照十年摊销的原则,每年摊销6.9亿元,相当于税前利润每股减少1元。
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对盈利增厚的幅度,与市场的估值水平相关,与注入资产的规模相关,与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定价水平相关。
如果注入的资产为非同一控制人所有,未来公司将存在很大的资产减值风险,从而对利润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资产注入的效应目前看是锦上添花,但未市场行情逆转或行业进入低迷阶段时或将表现为落井下石。另外,注入资产的估值水平水涨船高,可以说,资产注入带给上市公司的增厚效应不是大股东奉送的,而是市场本身的高估值所内生的。
资产注入预期明确且上市公司之外的资产规模较大的行业有电力、机械、有色、商业、医药、煤炭等,对上市公司盈利增厚的幅度较大的有商业、有色、机械、传媒、机场等行业的部分公司,目前市场已充分反映注入预期。
以小股东的眼光看,上市公司收购资产,在交易能够达成的前提下,收购价格当然越低越好。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表决的规定,给予了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讨价还价的优势,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面对类似的交易,应该更多的选择用手投票。目前有资产注入预期的企业,素质良好,是机构投资者未来若干年的投资标的,因而中小股东在类似交易的表决中,应该注重长远利益的主张,譬如定价更加公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更完善、要求附加其它交易条件性等。
即使2006年上下游行业业绩全面增长,上市公司盈利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且预期2007年增速仍然可观,目前A股市场(剔除亏损公司)加权平均市盈率41倍,按照2007年乐观的预期收益计算,市盈率仍然超过30倍的现状,使得基于内生增长的价值发现有了相当的难度,而2006年外延式增长占比前所未有,这在已披露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已很了然,2007年、2008年业绩超预期增长的期待,分析师的思维更多地转向了投行机会。沪东重机公告定向增发注入资产,对每股收益大幅增厚,更是点燃了市场对于投行机会的热情,有关资产注入的题材炒作如火如荼。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证监会的战略性任务便是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素质。这一方面是改进资产总体的盈利能力,譬如优质蓝筹公司的发行、ST类公司的重组;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因而积极推进整体上市,“投行创造价值”不仅是投资者的期待,也是监管者的任务,市场以此作为2007年的投资主题,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投行机会的挖掘,不仅仅是自上而下对央企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的期待,也是自下而上对于重组、上市公司外延式扩张的寻宝,可以说,后者比较前者,有更明确的利益驱动,元旦以来低价股的普遍上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于绩差公司重组的期待(当然,期望值可能过高了);另外,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才真正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资源的流动将极大地促进产业整合,这将是未来数年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主题。
考虑到铁路行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大秦铁路上市定位,大秦铁路公司未来资产注入预期比较明确。而目前资产估值处在合理区间,未来资产注入将对公司估值水平和股价有有较大驱动作用,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为18元,对应2008年业绩的PE水平为31倍。
(来源:德邦证券)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