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中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令人注目的是,这次将对142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
“牵牛要牵牛鼻子”。此举,算是牵住了节能减排的“牛鼻子”。
去年,中国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
钢铁、电力、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它们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的70%,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牛头”。
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是这个“牛头”依然“牛气冲天”。
除了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外,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当是重要要素。
发达国家看好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能源价格低、环境管理松弛的状况,将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形成中国出口货物中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迅速增加的态势。例如:把进口铝土矿加工成一吨电解铝,要耗费1.5万度电;2006年中国出口钢材超过4000万吨,仅此一项就耗费相当于3000万吨标煤的能源;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约为1775亿美元,按2005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计算,相当于间接出口了1.66亿吨标煤的能源;钢铁产品还大量消耗水源,而中国又是贫水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进口铁矿石和出口钢材最多的国家。今年1-4月份,钢铁出口交货额同比增长132%。对于迅猛发展的中国而言,钢铁工业是必需的基础工业,是满足内需必不可少的,但是大量出口钢材甚至成为世界第一就大可不必了。
为什么中国总是在扩大高消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内在的原因是“有利可图”。
市场的规律是利润驱动,经济的问题要用经济的办法解决。
这次被加征出口关税的142项产品中,有80多项钢铁产品将加征5%至10%的关税。同时,去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其税率由10%提高到15%。调整税率后,总体上钢材出口成本将增加13%至18%。此次加征出口税,肯定会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有人估算,对贸易商而言,加征出口关税后,出口热轧卷等钢材产品基本无利可图。
通过调整关税税率,政府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对钢铁产品这样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必须进行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势在必行。调整进出口税率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政府正在坚定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是中国政府毫不动摇的态度。
调整关税税率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中国将努力改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减少贸易顺差,扩大内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宏观经济。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5-31 第01版 )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