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年6月15日消息,在“国六条”出台一周年之际,房价却与调控目标反向而行。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6.4,创出自2005年12月以来18个月的新高。同比来看,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涨6.4%。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在全国多数地区房价一路狂飙突进的今天,作为我国4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2006年底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仅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697元/平方米,低于同期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水平。
第一招:
房地产投资不超过总额的25%
重庆一直严格控制房地产投资的规模,明确每年房地产总投资不能超过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去年重庆固定资产总投资2500亿,房地产投资620多亿。基本在25%左右。今年重庆的固定资产总投资预计会在3000亿以上,房地产投资大体在750多亿,仍然保持25%的比例。
第二招:
人均居住面积控制在30平方米
黄奇帆指出,城市人均合理的住房建筑面积应该在30平方米左右。在国际上来说,比如在巴黎,在纽约、伦敦,他们一般控制在40平方米。中国人多地少,相对资源紧张,国家建设部的基本规范是控制在30平方米。重庆近5年来所有的城市规划,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去调控的。只要总量上对城市有这么一个控制,这个城市房产不会在总量上产生过分的泡沫。
第三招:
房产销售价应等于职工人均月收入
黄奇帆认为,一个地区的房产销售价,应当大体等于这个城市的职工人均月收入,即一个月的职工收入能够买一平方米的房子,这就比较合理。职工人均收入不是指城市人均收入,城市人均收入包括老人、小孩在内,而职工人均收入则不然。重庆的职工人均收入在2700元左右,与房价大致相当。
第四招:
多中心组团规划提供更多选择
重庆主城做了多中心组团的城市规划。重庆主城环线以内有6个中心,环线外还有5个中心,这样整个重庆实际上有11个中心区。重庆各个中心区之间尽管有价格落差,但是不大。最核心的区域基本上高层公寓均价为7000元、8000元一平方米,到其他地方5000元、6000元。这样使得老百姓的选择余地更大。
第五招:
政府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
一个社会总有20%或者更多一点低收入人群,这些低收入人群应该有相应住房。这个责任是政府的,房地产面向市场,政府面向低收入群体。重庆是中西部地区最早的由政府推动造廉租房的,这四五年来,整个主城造了6000万平方米的住宅。而其中政府批准造的低收入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居民动迁用房、廉租房等,共造了2000万平方米,差不多占总量的1/5。
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规定,低收入房买了以后,如果以后要转让,只能转让给低收入者。(昱雯)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