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惊世骇俗的疯狂,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即将问世的股指期货。权证的今天,会不会就是期指的明天?
权证和股指期货对于中国股市来说,都是金融创新产品。中国股市素来就有炒新的习惯。以目前权证区区不多的几只交易品,尚且可以在一个交易日成交逾千亿,何况还没有问世就已有难以胜数的基金和机构提前数月重兵布局沪深300指数所有权重股的股指期货呢?股指期货一旦进入炒作状态,只会比权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任何一个对中国股市稍有了解者都不难预料的。
权证和股指期货的最大区别也许是做空机制,不过,作为目前两大权证产品之一的认沽权证本质上也是一种做空产品。让人奇怪的是认沽权证的赚钱效应竟然不是体现在其沽空价值,反而可以通过单边做多而得到出人意料的发挥。一个几天后就将成为”废纸”的钾肥JTP1认沽权证在短短11个交易日里最高涨幅超过800%,换手率更是达到惊人的8538%。由此看来,众多基金和机构因做空机制而看好未来的股指期货的真实目的,未必在于他们口头上所说的避险。其实,如果不是股指期货可以让他们一根扁担挑两头———做多也赚钱,做空也赚钱,又何至于把做空机制对于中国股市的作用吹上了天?需要指出的是,股指期货作为做空机制的赚钱效应是只属于基金和机构们的专利。当他们可以迫不及待地利用做空机制大赚其钱时,谁能保证他们还会温文尔雅地一味避险,而不会像认沽权证的交易者那样用单边做多的手法用之于做空效应呢?
如果在引入一种新的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引进相应的市场制度和配套规则,那么,权证交易的风险本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权证引入股市主要是为了给无法支付或不想支付股改对价的大股东排忧解难,同时也由于配套引进的创设机制没有像香港那样同对应的权证分别交易,因此非但不能起到缓解供求矛盾的作用,反而成为一种向利益团体进行利益输送的工具。在缺乏市场化的做市商机制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的情况下,对权证市场出现的交易异常只能靠监管当局相机行事。但基于利益分配不公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恰恰正是过于迷信和强化行政干预的中国股市的通病。
权证市场再疯狂,毕竟其涉及的正股数量并不多,权重也不大,对于整个股市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但股指期货就不一样了。沪深300指数所有的个股非但在业绩上对整个股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主要的大盘指数中也分别占有相当大的权重,其股价无论是涨是跌,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在1987年世界股市暴跌中,美国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等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和指数套利的程序化交易起了很大的作用,股票指数和期货指数之间价差的扩大对市场情绪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机构套期保值盘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开仓促使股指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同时指数套利盘又将这种压力转移到了股票市场。这样的事件只要发生一次,就足够让股市停顿甚至倒退若干年。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