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当“流动性过剩”的概念频频充斥在各大媒体上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李扬新闻,李扬说吧)就提出,这是一个集体误读的概念。时隔半年,在社科院日前举办的一个论坛上,李扬终于使用了“流动性膨胀”这个概念来替代“流动性过剩”,并提出两条弱化“流动性膨胀”之道:一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二是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支付清算系统能
导致流动性膨胀
从理论上说,流动性指的是一种状态或能力。因此,经济学理论一般使用“强”、“弱”来刻画流动性的状态,而不使用“过剩”或“不足”。
李扬首先从概念定义上否认了“流动性过剩”这种提法,然后他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追溯“流动性”这个概念的含义。李扬指出,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存量概念,很难说“流动性过剩”是针对什么而言;而流动性膨胀是一个状态概念,它能反映社会资金比较充裕的现实,并能揭示社会资金充裕的原因。
“银行大额支付清算系统是导致流动性膨胀的一个原因。”在解释造成中国流动性膨胀产生的原因时,李扬特别提到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清算制度的进步,从而提高货币流动速度,从整体上提高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另外还有3个原因,长期高储蓄导致银行体系中存款增加产生内生性流动性膨胀;经常项目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产生输入型流动性膨胀;另外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深入,导致流动性膨胀。
流动性膨胀并非坏事
李扬指出,流动性膨胀是由一系列国内外因素造成的。鉴于这些因素具有长期性,流动性膨胀便成为一种长期现象。
但李扬认为,流动性膨胀并非全部都是坏事。“流动性膨胀有利有弊。”
一方面,充裕的流动性有助于实现一国经济保持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高速增长。对于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而言,流动性充裕,可以使得自己的经济增长免受美国经济放缓的拖累;另一方面,充裕的流动性又可能给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带来不利冲击,其中,资产价格的快速膨胀可能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风险。
李扬认为,如果央行继续沿用现有的政策手段来应对流动性膨胀问题,恐怕难以奏效,现在应当认真分析作为流动性膨胀之基础的储蓄率过高的原因并探讨提高消费率、降低储蓄率的长期战略,而在储蓄率过高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之前,通过改革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隔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直接对应联系,弱化流动性膨胀可贷资金过剩的风险。
财政政策应更为积极
“财政政策应当在今后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李扬观察1992-2003年间中国储蓄率的部门结构得出结论,10年间居民部门储蓄率呈现长期稳步下降趋势;企业部门储蓄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而政府部门储蓄率则呈现高速上升趋势。
“在所得税增加的同时,政府的福利支出却出现了相对下降,从而使政府部门成为惟一的再分配收入高于其初次分配收入的部门。”李扬指出,上述分析的政策含义是,如果说当前及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战略任务之一是降低储蓄率和提高国内消费率,那么,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就应放在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方面。
李扬认为,这其中财政政策应该在其中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减税增支”应当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安排财政政策的基础之一。减税,降低生产税的税率和降低所得税税率;增支,应当大力增加“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以期同时实现增加居民部门收入和增加政府部门消费的目标。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