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5日电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回归十年,香港股市历尽高低潮。期间,港人参与投资的兴趣丝毫未减。当中,他们的投资取向既有坚定不移,又有随波逐流。但毫无疑问,中资股近十年的兴起,却把不少投资者的想法和取向改变了。
热捧中资股 港股被冷待
从事教育界,股龄达八年的陈先生,在投资路上的心态有很大的改变。“我起初接触股票时,投资的多是港股,例如信和置业(83)、新世界发展(17)等。我记得纵使当时经济很差,指数一日复一日的创新低,这些股份依然有很多人炒卖,每日有一定的波幅。当时投资于这两只股份上,回报竟不比现时的逊色。”
不过,陈先生的投资心态从2003年起有很大的转变:“当时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以每股1元多大手购入中石油(857)。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他从未试过如此重手的投资中国股票。当时我相信,投资中资股一定有运行。”现在,中资股已取代了港股,成为他的投资重心:“买了最多的还是中石油。我比股神晚一点,2元多才开始买。即使现在已经11元,还在这价位频频炒卖。”他透露,多年前其投资组合全是港股,现在中资股已占其组合价值的七成。
另一方面,名汇证券副行政总裁张启源则有不同看法:“其实中资股在散户心目中的地位,在这十年来一直没有变过。而十年前散户炒卖中资股不比港股的频密,比现在还狠得多。你看当时北京控股(392)的疯狂情况便明白了。而金融风暴前,很多股份不论基本因素孰好孰坏,价格都以不合理的速度上升,形成一个‘鸡犬皆升’的奇景。但经过近年熊市的洗礼后,本港的投资者变得精明了,买股前会多留意公司实力,不会单是听到‘中国概念’这四个字便入股。现时中资股上升,大多集中于有实力的企业上。”
不独股票,港人在其它投资工具上,口味也转得很快。一位在本地银行任职的财务策划经理表示:“2000年科网股热潮时,客人便争相认购科网股基金,试过有一只基金推出后数星期便售光了。而从泡沬爆破到现在,这些基金便乏人问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众中资股、商品及新市场的基金。”香港最大窝轮发行商,法兴证券高级副总裁李锦亦表示,中资股窝轮在市场的活跃程度愈来愈大:“去年十大成交窝轮中,和国企股相关的便占了七只。而中国人寿(2628)窝轮更首次超逾汇丰控股(5),成为成交额最大的股票窝轮。”他相信中资股窝轮仍是轮市的焦点所在。
以往,汇控、恒生(11)、和记黄埔(13)都是每天十大成交股票金额榜上必定看见的名字。但随着不少大型中资企业在港上市甚至陆续成为恒指成份股,它们“榜上无名”的日子也比以往多了。以上周五为例,中资股便占了当中的九个位置(见图)。当中部份更轮流压过汇控,成为成交金额最多的股票。
细价股仍受落
但近期“细价股”当炒,却为港股挽回不少面子。一场金融风暴祸及细价股被洗仓。2002年的细价股股灾,也令股民损失惨重。数年过去,现今散户参与细价股炒卖的程度,相比以往却是过之而无不及。从事证券业的卢先生,多年来一直钟情细价股:“回报大嘛!虽然很多没业绩支持,风险大一点,但只要遇上像现时般难得一遇的资金市,细价股的回报一定可以远胜其它股票。最近我们证券行很多人,都从国企红筹转炒细价股,当中更有客户赚了一年薪金!”文化传信(343)、精优药业(858)、奥玛仕(959)等细价股,近期成交之活跃直逼一众大型股份。
资深股评家胡孟青认为,回归十年来细价股都是随着一个热潮的进行而活跃:“1997,2000年都出现过这情形,今次则由来自四方八面,例如大型基金、内地甚至中东的资金推动这热潮。”她认为今次细价股的热炒只是局部,这热潮应未完结:“我记得十年前,当时只要随意查一只细价股号码,不一会其价格一定上升。”
资金丰 内地股民弃A投H
本港股民“北望神州”已成趋势。另一方面,大部份内地股民多年来未尝国外投资的滋味。但自由行、QDII等措施的出台令他们准备“南下避暑”,在本港股市大展拳脚了。
证券从业员卢先生指出,近期有不少内地股民到其分店查询及开户:“现在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有不少内地股民在我们那儿开户。” 然而即使股民南下,他们支持的仍是本土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机构客户副总裁张鸿指出,相对其他本港公司,他们对内地公司认识较深。而他们看见A股炒得过高,又担心当局再推出宏调措施,便转移战场,投向价钱相对较便宜的H股。
虽然如此,很多国内投资者仍选择留守本土,在火热的股市中继续寻宝。在内地投资新闻组上留言的“陈老师”直言,内地股市牛市尚未完结,弃A投H可能会错过及后挣取高回报的机会。“本港股市结构复杂得多。想找基金经理代劳,QDII入场费又高。”他说。内地银监会规定,QDII产品入场费为30万元人民币。
内地继扩大QDII投资范围后,更准许内地基金及证券商的可用资金能无上限地投资港股。外界预料,稍后来港的QDII资金约500亿港元。
最近H股的表现,足以媲美A股。市场已开始担心,QDII的影响被过份高估了。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出一旦人民币持续升值,内地股市没有大调整,本港股市相对下仍缺吸引力。报告又质疑内地证券商及基金有否足够资源处理QDII工作。大摩建议,现阶段值得吸纳的股份包括未有在内地上市的蓝筹,和较A股有很大折让的中资股等。而在港上市的化工及公用股,亦可留意。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