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湖蓝藻”事件余波未平的时候,6月19日,世界最大的除藻工艺水厂之一,天津芥园水厂开始正式供水。
据介绍,这座有着104年悠久历史的水厂,在2000年夏天同样遇到了“蓝藻爆发”的严重事件。就“蓝藻”问题,天津市自来水集团于向美国地球工程公司(Earth Tech)进行了咨询,2002年双方成立了合资企业——天津泰科水务有限公司。
美国地球工程公司(Earth Tech)总裁艾伦.克鲁斯表示,“我们的气浮工艺完全可以应对无锡所遇到的蓝藻问题,太湖蓝藻事件不会在天津重演。”
天津对蓝藻“免疫了”,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水源短缺问题却在逐渐勒紧全国600多个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水管……
中国水危机
太湖蓝藻事件仅仅是中国水资源危机的一个缩影。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加拿大的1/50,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由于部分地区不计环境成本的工业化,水资源浪费严重,2005年各地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指标全国平均为169立方米/万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的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Ⅰ类——Ⅲ类水所占比例不足50%。
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巨大的需求和水资源的极度短缺同时也酝酿着价值数千亿的庞大市场。
外资进行时
建设部透露“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全国城市供水将新增400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目前,中国有设市城市661个,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自来水公司,共有水厂2000多个,资产总额达5000亿。其年产值要从现在的700亿元提高至2010年的2000亿元左右,整个水务市场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
污水处理方面,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划,全国同期需要建设污水厂677座,将有3800亿元左右资金投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领域。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水价改革的力度,《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相继出台,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出台水价的上调方案。同时随着水务市场的不断开放,给外资的进入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造价2.16亿元的芥园水厂改造项目是天津市政工程利用外资的成功典范之一,地球工程公司得到的是合资公司52%的股权和20年的运营权。”天津市商务委员会胡先生告诉记者。
“我们采用了DBFO(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的合作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能力。”地球工程公司总裁艾伦.克鲁斯介绍到:“第一,我们提供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降低了成本。第二,将以我们的丰富经验,参与今后20年水厂的运营和管理。第三,就是我们提供的融资支持。”
除美国地球工程公司外,法国威立雅,苏伊士等多家国外公司在中国水务市场表现突出。
艾伦·克鲁斯表示,外资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正是中国水务市场所欠缺的。
然而在今年的几次收购交易中,某外资企业以“高溢价”的方式连续收购了多家中国水务企业,这让国内同行对外资企业的目的和做法产生了强烈质疑。
外资并不可怕
对于外资企业的大规模涌入中国水务市场,各有着不同的看法。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室主任傅涛认为,外资的溢价收购并非好事,溢价所得实质上是政府用其他资产、收益或者承诺交换所得,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额外收益”,但却被披上了“额外收益”的外衣。因为水务市场的地区垄断性,高溢价部分势必会造成水价上涨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同时,中国本地水务企业也在禁受巨大冲击,即使是国内水务龙头首创股份(600008),在今年3月海口水务项目竞标中出价4.1亿元,这与最终中标者威立雅9.5亿元的报价相去甚远,。外资水务企业即使在同等技术条件下,也会因资金的有力支持而受到青睐。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庞大的水务市场和水务建设供给的缺口,是导致外资迅猛发展的根本因素。外资在中国思路的转变似乎正契合中国水产业改革的思路。高溢价收购也可被视为是认同收购目标的潜在价值,本土水务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呼吁通过市场化是解决水产业改革的有效方式,一方愿买,一方愿卖,必然价高者得之。外资的强势是因为国内竞争者“弱小”而反衬出来的。对于潜在的风险,如行业垄断,完全可以以宏观调控予以应对。
“世界范围来看,开放是水务市场的大趋势,但政府同样可以采取鼓励措施来激励本土企业的发展,美国市政当局就有‘税收返还’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融资办法,非常有竞争力的资金成本让本土企业拥有了优势。”艾伦·克鲁斯以美国市场的经验印证了资金决定强弱的看法,“同时在其他融资方面,我们也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今天的世界缺什么都行,绝对不会缺少资金。”
当前水务改革的重点方向是从过去完全公益性、政府直接管理和运作的行为,逐步转向利用市场机制和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建设部某司长曾表示,水务改进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财政不足,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随着月初国务院同意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该方案中强调了对水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和定价方面的政策性开放。
可以预见,在市场需求下,外资企业的资金优势将进一步体现。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