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靓
    “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会有什么冲击。”建设银行研究部负责人郭世坤对记者表示。他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商业银行来说只不过增加了一个信贷总量投放的选择。
    “特别国债仅仅是央行票据的替代品。”中国银行高级战略分析师温彬表示,如果9-10月份发行特别国债,能起到代替央票抑制流动性的作用。
    渤海证券分析师田辉认为,如果特别国债的期限较长,那么相当于把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了债券投资领域。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存款的投放渠道无非两个:投资或贷款。将资金购买特别国债,相当于债券投资,商业银行的资金链没有因此断裂,因此对其盈利能力也没有影响。
    毫无疑问,特别国债的发行会进一步收紧商业银行“银根”。但是,由于其发行方式、发行数量、发行次数等都尚未明确,难以预测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不过,对于一些中小银行来说,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已使其流动性出现困难,因此专家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利率应超过短期国债。
    温彬认为,特别国债的期限较长,那么其利率是固定还是浮动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债券收益。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利率上升的顶部,商业银行购买固定利率更为合适,因为有助于提高未来投资收益。
    郭世坤表示,发行方式应更多采取市场化手段。一方面,我国市场化程度比较深入,已过了行政解决经济问题的阶段;另一方面,外汇投资公司是市场化主体,其资金运用需相应的投资回报,那么资金来源也应该市场化;此外,如果特别国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银行资金来源无非是存款,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利率必须要覆盖商业银行的成本;而如果在社会上发行,也需要给社会投资者一个相应的收益率,才能保证国债的市场。
    专家认为,如果特别国债没有强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而是采取“竞标、招标”的方式,那么,流行性已经吃紧的中小银行则可以“逃过一劫”。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