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之年”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因最近一系列的财政政策而备受关注。6月19日,财政部宣布下月起调整2268种商品的出口退税;本周三,财政部宣布拟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
面对当前国际收支失衡、流动性偏多两大困扰中国经济的“顽疾”,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天认为,货币政策只能“扬汤止沸”,财政政策才能“釜底抽薪”,“双调整”已成未来政策方向,“从此次调整力度来看,调控部门优化中国经济结构的决心非常明显”。
经济结构存潜在风险
“2006年中国出口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37%、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5%,并且很可能继续升高。”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沈明高对今年经济结构状况深表忧虑。
最近的统计显示,今年5月的外贸顺差达到了2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72.2%,再次接近去年8月创下的238亿美元的历史高点。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前五个月保持反弹之势。
“主要还是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有关。”沈明高对记者表示,当国内消费相对不足时,大量的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必然需要通过大量的出口来加以消化。
对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潜在风险,沈明高不无忧虑,“如果现有的政策不能及时和主动地推动结构调整,出口占GDP的比重和投资占GDP的比重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达到峰值,结果可能是出口和投资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滑,中国有可能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的危险。”
“大手笔”政策显露明确信号
事实上,国家调控力度已经不小,去年4月以来,央行已经四次加息、八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过,传统的货币政策效果迅速被流动性“洪流”冲淡。
“在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格局依旧、经济结构仍然扭曲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更多的只能起到‘扬汤止沸’的作用。”沈明高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动“双调整”步伐。
沈明高所说的“双调整”是指,在出台货币政策的同时,不能忽略财政政策的作用;在调整外部经济政策的同时,更需要对内部政策加以改进。“只有彻底改革重投资轻消费的价格政策、财政政策和制度安排,才能做到‘釜底抽薪’,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政府在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同时,已经明显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沈明高表示,调整出口退税和发行特别国债这两个“大手笔”的政策,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此外,沈明高对结构调整开出的“药方”还包括:改变目前向投资倾斜的财政政策为向消费倾斜;加快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中国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与中国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资回报;取消户籍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沈建武)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