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区域经济专区

向前看顺市场之势推三角洲经济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提出如从1982年算起,快30年了。这些年来,尽管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它和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一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和引擎。然而,迄今为止,统一建制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迟迟没有建成。

长江三角洲各省市之间尽管有诸多重大的合作和互动,但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省市间的经济摩擦经常出现,和谐共处还需不断协调。这一地区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任重道远。“长三角经济区”的缘起

  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行政区和经济区的不整合,一个自然经济浑然一体的长江三角洲被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人为地分隔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破坏了和谐、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提出、发展过程作一简略的历史回顾,这一弊病就会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动议,是源自与这一体制上的不协调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改革已从珠三角启动,长江三角洲上的江、浙、沪经济也有了复苏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经济发展举步伊始,三地之间经济摩擦就频频出现。概而言之,有以下几对矛盾:

  一是产业(产品)同构,内耗严重。那时,上海有闻名全国的自行车厂,生产永久和凤凰名牌车,江苏、浙江仿而效之。那时,沪宁一线,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都生产同一类型的自行车。沪杭甬一线,嘉兴杭州宁波也是如此。除自行车外,电扇、电视机、电冰箱等等,也都如此。在全国市场上进行你争我夺的大战,从短缺始到过剩终,乐此不疲,内耗严重,给这一地区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失。

  二是各自为政,盲目竞争,资源浪费,外商得利。上海港是中国第一大港,江苏、浙江作为上海的近邻和腹地,历来是上海港的货源地,和上海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统一对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江浙两省萌生了建立船队,发展港口,向国外自寻客户的意愿,产生了三地的新矛盾。由于长江河口拦门沙碍航,外轮不能全天候地进出港,只能在吴淞口外抛锚待港,上海港承受了巨额赔偿。这种上海港“吃不了”,江苏、浙江港口码头空着干晒太阳“吃不饱”,导致资源浪费,外商得利的可能。在今天,三地各港口却又面临避免价格上恶性竞争的任务。

  三是各搞一套,生态失调,环境污染,风光失色。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下游河口入海的尾闾,三角洲上镶嵌着风景优美、水质清澈的太湖,河湖交相辉映,可谓优势叠加,长久以来,江、浙、沪同享长江益,共饮太湖水,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对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治理没有一个统筹的科学整治规划,而是基于本省市的局部利益,用湖不养湖,用江不护江,甚至以邻为壑,污染江湖,导致太湖流域水体持续污染、环境日益恶化,灾害频发。“上海经济区”的运作

  针对上述弊病,1981年秋,时任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在无锡太湖的一条游艇上召集了“太湖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江、浙、沪的科委主任以及地学、水利、经济、管理各方面的专家、教授20多人,会议是在边考察、边讨论中进行的。三天的会议中考察了苏州、湖州、无锡等城市,并与这些城市的干部和专家进行了交谈。讨论会上,上海的学者提出了“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著名土壤学家熊毅提出建立“╳╳省”,来统一规划长江三角洲环境问题的建议,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理学家周立三教授也专门作了题为“加强联合,发挥优势”的发言。会议结束时,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来解决江、浙、沪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已成共识。这次会议引起了中央领导对长江三角洲的关注。

  1982年夏,国家体改委组织了上海市几位中青年学者赴京撰写关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刍议》,《刍议》指出,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地理位置最佳、面积最大、工农业最发达、科技文化水平最高、人口最密集的三角洲,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的经济正在启动,趋势看好。但同时还面临着行政区壁垒森严,体制不顺等一系列问题,成立两省一市统一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必由之路,也是唯一的选择。《刍议》还强调指出:“江、浙、沪两省一市合则三利、合则大利,分则三害、分则大害。”

  这一《刍议》在中央高层领导讨论后得到批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开始组建,原水利部副部长王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上海经济区(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应运而生。

  上海经济区办公室成立后,王林同志认为省区边界是森严的,但水是流动的,他从抓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着手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太湖的规划和工程。同时还对当时划定的江浙部分县市、上海市共15个城市10万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然而,由于行政区分割的桎梏,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上海经济区的建设止步不前,闭关自守、画地为牢、不顾大局、以邻为壑,愈演愈烈。一个科学合理的太湖综合治理规划久久未能实施,只能束之高阁就是一个例子。太湖综合治理规划中提出:两省一市共同负责、合理分工的项目,诸如开挖望(亭)-虞(常熟虞山)通江运河,拓宽太(太湖)浦(黄浦江)河,这些事关太湖流域全局的泄洪通道并没有得到实施,直到1991年春夏之交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场空前的洪涝灾害,人们才想起早已制订而未实施的防灾工程,导致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严重水灾。灾害无声,但它却告诉人们,这场洪灾一定程度上是行政体制分割的弊病所造成的。

  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还经历了一次次扩容,先是江、浙两省全部参与,后是赣、皖的加入,最后是闽、鲁的入盟。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也只是停留在规划而已,最后无疾而终。一体化进程时不我待

  太湖洪灾已经过去整整16年了,在人们已经忘却了它的今年5月底,太湖蓝藻环境灾害突然降临,应了日本灾害学家寺田寅彦的名言“天灾往往在人们淡忘时降临”。太湖的这场灾害,比16年前的洪灾更为严峻,影响更为深远。人们忧心忡忡地问,对于同一水源地的上海市,明天是否也会遭受今日无锡无净水可饮之痛?更为重要的是,1991年天灾加人祸的洪灾,人祸是两省一市行政分割,没有做好太湖的灾害防范造成的,那么,今天太湖蓝藻暴发,是否也有行政体制分割的弊病在作祟?太湖在16年中两次大灾,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长江三角洲要同“洲”共济,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进行体制改革,改变阻碍长三角大市场发育的不和谐局面,向前看,顺市场之势,推进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之路,已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作者系华东师大区域经济研究专家,首次提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专家之一)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