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上调至3‰后,A股市场风云突变,出现连续暴跌———截至昨日,沪市跌幅超过16%,深市跌去12%。而个股更是惨不忍睹,被腰斩的个股超过100只,跌幅超过30%的达到近700只。
市场人士认为,6月份政策的密集轰炸,是股市动荡的主因。从利息税减免、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QDII可投资港股,再到近期的红筹股回归,凡此种种无不牵动股民的神经……
A股今年IPO将破4000亿元
早报记者曹敏洁
内地股指走高、加上政府鼓励,今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有望创出新高。据普华永道预测,今年内地股市的新股发行筹资总额有望达到4000亿元,A股有望成为今年全球股票发行的主要中心。
上半年IPO1600亿元
普华永道合伙人孙宝源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初步统计,预计今年通过上海和深圳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筹资总额将达到4000亿元(约合520亿美元),高于该机构今年1月份预测的2000亿元,也将超过去年香港、伦敦、纽约的IPO融资额。
去年全年,受股改基本成功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IPO总额已经达到历史高峰,约为1300多亿元,但当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到410亿美元,伦敦为390亿美元,纽约为290亿美元,均超过A股的IPO总额。
不过今年上半年,A股的IPO总额已经超越去年总额,达到1600多亿元。不过大蓝筹成了主要受益者,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远洋,中信银行,这些大盘股IPO总额达到1368亿元,占上半年IPO总额约85%。
普华永道认为,A股上市浪潮的推动因素是,内地企业急于从不断飙升的股市带来的高估值中受益。过去18个月,上证指数已上涨两倍。市场分析师认为,内地监管部门加大新股供应量,以避免资产泡沫,也是今年A股新股发行飙升的重要原因。
下半年红筹股大回归
目前,有关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回归A股的法律、政策及技术等方面障碍已基本消除,大型红筹股、H股的回归将带动下半年IPO的井喷,并成为下半年IPO的最大部分。
万国评测分析师周戎表示,“下半年新股发行,一定会以中移动、中海油等股回归为主,这些红筹股(H股)如果市场定位合适,将会得到资金的肯定。”
目前,建设银行(0939.HK)、中国石油(0857.HK)、中国神华(1088.HK)等大型国企已经宣布了发行A股、回归内地的计划。此外,中移动(0941.HK)、中海油(0883.HK)、中银香港(2388.HK)和中国网通(0906.HK)等多家公司也正计划回归内地。周戎表示,从长期来看,大型国企的回归,对A股市场是一个重大利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运作比较规范,它们的回归有助于带给内地上市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总体质量。
资金面压力明显
不过,周戎也表示,新股的发行将对短期的行情造成一定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加快新股上市将是未来趋势。但是近期股市处于下跌过程中,新股IPO的加快,对市场融资要求比较大,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
事实上,通过分析下半年资金供给和需求,股市资金方面的压力不容轻视。根据相关统计,随着交易费用的上升,6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净减少了100亿元。这是自去年9月份存量资金下降100亿元以来的首次下降。截至6月29日,沪深市场资金存量约为10060亿元。
此前国泰君安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的存量资金或在1年后基本耗尽。首先,按照每日2000亿元成交计算,一年的交易成本减少超过5000亿元;未来12个月,红筹回归、商业银行发行、一些公司的公开增发等,融资额在2500亿元以上;而可以减持的“大小非”按5月30日的市价计算,约1.03万亿元,假设未来12个月减持比例在15%左右,大约消耗资金1500亿元。也就是说,单纯看流出,目前市场存量的保证金余额,13-14个月后基本耗尽。而资金的进项,主要是新增开户和基金净申购,以目前的状况看,这两项主要资金来源的增速都在下降。
QDII短期市场影响有限
早报记者毛明江
继商业银行之后,基金券商将可以申请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而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基金等产品间接投资海外市场,这一消息被认为是近日股市连续大幅下挫重大“利空”之一。但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至少从短期看,QDII对市场的影响不大。
初期规模不会太大
按证监会规定,券商开展QDII业务的资格是净资本不少于8亿元人民币,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不低于70%,经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达1年以上。据中金公司研究人士分析,目前全国108家证券公司中符合QDII业务资格的,有广发、光大、中信、中金等9家创新类证券公司。
另外,申请QDII业务的基金公司要求净资产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经营基金管理业务达2年以上,在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资产。根据此要求,目前国内57家基金公司中有华安、南方等近20家基金公司符合申请QDII业务资格要求。
“根据规定,基金、券商QDII业务要由国内托管行托管,但目前国内银行尚未建立起全球托管体系,这限制了基金、券商大规模开展QDII业务。”某基金公司高管表示。他认为,最初可行的模式是先与国际投行合作,共同开展托管业务。
短期影响属心理层面
“中长期来看,QDII将分流国内市场的资金,对A股市场影响偏负面。尤其在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相对H股平均估值高出近90%的情况下,QDII制度的放宽难免会加大投资者对A股估值过高的忧虑。”平安证券分析师李先明认为。
但他表示,短期而言,较高的准入门槛和不同市场预期回报的差异,使得QDII对A股市场的资金的实质性分流作用,较为有限。其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多属心理层面。而且在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A股市场依然表现活跃的大背景下,境内投资者选择投资境外资本市场,将会面临较大的汇兑损失,无形中提高了投资境外市场的机会成本。以目前人民币年均升值约5%计算,除非投资境外资本市场能够获得超过10%的较为确定的收益,否则投资者选择投资境外市场的意愿将大大降低。
反应过激大可不必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也认为,QDII并不会对A股产生太大影响。
该报告认为,对于缺少准备的内地机构投资者来说,其投资目标只能选择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这包括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大盘蓝筹股,但是在目前点位想获取超额收益,指望达到A股的价格恐怕不现实。而相对国际其他市场,它们现在也并不便宜,内地机构是无法主导这些企业定价权的。第二个类型是中小型消费类股票,海外和香港投资者认可这些股票,但是目前这些股票的估值也并不便宜。第三类型是中小型其他股票,比如技术、工业与制造类,这个类型很多,估值便宜。但是或许内地机构投资者并不主要看重这个,而是单纯朝着消灭大盘股的价差去配置在香港上市的大盘蓝筹股。所以,总体看,QDII出海目前的投资选择比较有限。
“在人民币加速升值、境外市场投资收益率偏低和汇率风险等诸多因素影响下,QDII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不强。目前,QFII流入A股市场的是实实在在的外资,而通过QDII流向境外市场的,并不一定全部是A股市场的资金,银行QDII募集到的更多的是尚未进入股市的储蓄资金。所以,市场目前大可不必对QDII的市场影响反应过激。”光大证券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