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日前颁布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对QDII准入条件、产品设计、资金募集、境外投资顾问等方面的内容及其实施作出详尽规定,共同构成了基金公司、券商QDII业务完整的规则体系,7月5日起实施。
。
和银行系QDII相比,证监会给予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QDII的投资范围选择空间显然要大得多。《通知》规定,基金、集合计划可投资的范围为货币市场工具、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性投资产品,已与中国证监会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挂牌交易的普通股、优先股、全球存托凭证等,以及在这些国家或地区证券监管机构登记注册的公募基金。此外,基金、集合计划还可以利用融资投资金融衍生品,但仅限于投资组合避险或有效管理,不得用于投机或放大交易。
据悉,目前与证监会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为33个,涵盖了五大洲,其中既包括新加坡、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也包括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
港股:受利好刺激走势强劲
尽管目前银监会已经放宽了银行投资境外证券的范围,但在分析人士看来,相关额度在短期内仍是“绰绰有余”。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未来12个月内通过银行产品从内地流入香港市场的资金大约在100亿美元左右。
周四港股市场延续强劲走势。恒生指数高开99.45点或0.46%,盘中高见21969.26点,全日收报21954.67点,涨270.00点或1.25%,成交959.17亿,较昨日历史天量萎缩逾两成;红筹指数高开25.69点或0.64%,全日收报4103.21点,涨67.86点或1.68%;国企指数高开89.25点或0.75%,全日收报12207.97点,涨302.49点或2.54%。中资股仍是当前市场领涨的动力。
A股: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内地投资者对此表示担心,认为管理层为股指降温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在分析人士看来,此轮股指的单边上涨行情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就是内地资金流动性的泛滥,而QDII资格的放开,则会将A股市场此前源源流入的增量资金中的相当部分引入价格和估值更具吸引力的香港股市。
尽管投资者对QDII政策流露出了相当的忧虑,但业界广泛认可的是,内地市场此轮牛市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强劲上扬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只要这两因素不出现拐点,A股市场的上升趋势不会轻易扭转。
广州证券番禺营业部分析师钟楚宏认为,与加息等市场目前流传的所谓“利空”消息相比,QDII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因为目前人民币升值,投资者投资QDII的外币投资收益换成本币时会出现损失,而海外资本市场的收益率远远不能弥补这个损失。“巴菲特的投资收益平均下来也就是一年16%左右,但是国内股市这两年牛市以来任何一个股票收益率都不止这个数”。
而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近日包括严查违规资金,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以及调整出口退税等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投资者担心连同QDII政策一起会对股市产生累积影响。
机构:积极性不太高
《办法》及《通知》生效后,证监会将正式受理QDII资格申请。申请此项业务的基金公司要求净资产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经营基金管理业务达2年以上,在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资产;证券公司净资本不少于8亿元人民币,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不低于70%,经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达1年以上。短期看,大约分别有10到2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符合准入条件。
但从目前银行业开展QDII业务的情况来看,截至今年4月底,有关部门已批准的QDII额度为145亿美元,市场此前对相关产品的认购热情并不高。由于目前国内的券商和基金公司在海外还没有分支机构,要投资还需要委托境外机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相比之下,一些合资机构由于具备优势显得比较积极。
而率先试水QDII的华安国际配置年化收益率只有8%到10%。这一水平对国内机构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方、上投摩根、海富通、招商、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均有发行QDII产品的意向,但主攻的还是A股。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从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市场等当年经历本币升值的市场的经验看,QDII业务的规模均超过了本土基金市场规模,因此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QDII业务前景十分看好。(杨欣)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