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渣打银行推出了其在国内成立法人银行后的首款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现贷派”,消费者只要具备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就可以凭个人信用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最高额度2万元。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小额度的无担保消费信贷跟信用卡没什么两样。
消费信贷继前几年的信用卡之后已经成为新的理财热点。各中资银行从去年开始陆续推出了此类产品,如工商银行的“幸福+”产品、民生银行的“按揭理财综合账户”业务、兴业银行的“自主循环贷”、招商银行的“随借随还”等。而这些消费信贷产品基本需要以个人住房作为抵押,仅凭个人信用的消费信贷并未出现。
根据渣打银行的规定,消费者只要具备稳定的职业和3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月收入,就可以提出贷款申请,贷款额度从8000元至2万元人民币,期限最短6个月、最长4年。在具体用途方面,贷款可用于任何合理的个人消费,如结婚、旅游和出国读书等。
不过,这样的可口大餐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据了解,“现贷派”根据申请人的个人信用基础、贷款期限和额度的具体状况,将贷款利率固定在7.9至9.9%之间。虽然避免了加息的影响,但这一利率水平比有担保的消费信贷高约2到4个百分点。目前,中资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利率一般在6%左右,1年期的个人信用贷款利率约在5.58%水平,3年期一般也不会超过6.5%。如果仅从资金使用成本上考虑,此款产品的利息显然偏高。
在渣打银行宣布推出无担保个人消费信贷的同时,光大银行也在上海推出了一款个人信贷产品——个人房屋净值贷款,该产品以客户认可的房屋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购房、购车等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房屋净值贷款与“现贷派”的相同之处是都采用了固定利率,可以帮助消费者在市场利率不断走高的趋势下锁定利率风险。然而一些理财客户也颇有微词。由于人民币利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走高已成共识,银行方面出于覆盖相应利率风险的考虑,把消费信贷利率定得较高,这无疑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根据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相关风险管理规定,同时也为了控制经营风险,渣打银行把信贷额度限制在2万元以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资金的使用范围,一些开销较大的消费,如家庭装修、出国读书等,均不适用。
上海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样小额度的无担保消费信贷跟信用卡没什么两样,我们的许多信用卡客户信用额度已经达到了1万到3万的水平”。目前多数中资银行都推出了“信用卡分期付款”,用于个人购买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家庭装修等等,尽管资金用途和使用场所还有些局限,但这实际上就是“无担保的个人消费信贷”。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