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这个债务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公共命题。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有不同的制度路径可以选择,但用教育国债全民埋单则无疑是一“最劣选择”。首先,正如有学者所言,如果此次中央政府出面“埋单”,必将激励各高校在今后做出更多非理性的决策与行为。
其次,高校负债国债埋单的“一笔勾销”式的制度路径选择,对于弊病的根治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填上这样一个“黑洞”而不试图在制度上有所改进,只是饮鸠止渴,此黑洞的填平和债务危机的化解,不是终点,而只是下一个黑洞与债务危机的起点。这也是对于国债社会信用的一种伤害与透支。
笔者认为,众多高校屡屡步入债务泥潭“理财无方”的根子,无疑在于大学教育行政化、官场化之累上。就像有人所说,大学本身隶属于庞大的行政体系,而大学校长则是由政府和教育部门委任。大学领导如何更有效地彰显自己的业绩呢?“于是,许多校长像地方官员一样,争相大兴土木、追求短期数量的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与官员们热衷的形象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妙。”(2月16日《南风窗》)而事实上,现在各个地方一哄而上的“大学城”、网友自发提供信息评出“中国高校大门造价排行榜”中的天价豪华大门等就是“形象工程”的明证。
一方面,大学逐渐成为一个办学经营实体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另一方面,这个“实体”却没有办法交给一个具有成本意识、具有投入产出概念的“经营者”也就是校长来经营,两方面出现严重“脱节”。而在国外一些优秀大学,“大学需要经营”的理念,已经成为自然的选择。校长是优秀的“经营者”,而不是行政官员和官僚。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募集一定数额的经费,达不到目标就辞职。
正所谓绝处逢生,2000多亿元的债务也使中国的大学站在一个转型的临界点上。在这个临界点上,全民埋单无疑是最简单、最愚蠢、最不合理的路径选择。借助这样一个历史性机遇,涅□和催生出“经营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观,让高校彻底走出行政保护学会“经营”,走向市场,才是正道。(11G7)记者:-石子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