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购买国家外汇储备的议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将正式起航。按照财政部和央行相关人士的介绍,特别国债的发行,将有效缓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举实现“四个有利于”的多重功效。
此次特别国债发行规模高达1.55万亿人民币,其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将足以影响国家经济的整体安全。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人提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笔者分析认为,此次特别国债发行至少面临三大可能的风险:
一、投资亏损风险
提高外汇储备收益,是此次特别国债发行的主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操作。归结起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成本、市场、制度三个方面。
关于成本。对比银行利率和一些十年期企业债,此次特别国债的利率应该不会低于4.5%,再加上人民币每年升值的幅度介于4%至5%,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静态成本高达8%以上。一个拥有2000亿美元资金的巨无霸公司,想要年均获利8%以上,难度极高。与之具有部分可比性的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3%。可见,如果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操作水平不远远超过淡马锡,则这是一笔稳赔不赚的买卖。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钱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的,是“借钱炒股”,到还钱时如果还不起,由谁来埋单将是一个大问题。当然,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为十年以上,到时可能已经跨越由加息到降息,由升值到贬值的经济周期,但这仅仅是可能而已。
关于市场。5月20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预支30亿美元入股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黑石集团。从黑石集团上市几天来的股价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经出现巨额浮亏。未来2000亿美元外汇投资中,将有多少属于此类激进型投资呢?想想就让人捏一把汗。
关于制度。也许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意味着尚未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经铁定能够拿到这笔钱了。可是,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相关内控机制仍是未知数。人们不会忘记国储铜事件和中航油事件,不会忘记刘其兵和陈久霖。在两起事件中,中航油亏了国家5.5亿美元,而中国国家储备局究竟亏了多少,至今仍是一个谜。事件发生后,除陈久霖在新加坡坐牢外,在国内,无人被追究法律责任。而国储铜事件的主角刘其兵更是人间蒸发,不知所终。如今,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将挟2000亿美元巨资投资海外,如果不能汲取以前的教训,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和问责机制,如何能让公众对这笔钱的安全放心呢?
二、“收死”流动性的风险
抑制流动性是此次特别国债发行肩负的最重要使命之一。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确需要治理,但应把握力度和节奏,如果用力过猛,引发市场剧烈波动,将与国家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问题还在于,目前中国流动性过剩究竟过剩到何种程度,任何人也无法给出量化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小幅频调,根据市场反应灵活制定调控节奏。在这一问题上,要切忌急功近利、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否则,如果用力过猛,将收紧流动性变成收死流动性,经济平稳发展有可能逆转。
三、损己利人的风险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国企改革都需要适当的流动性支持。而民营企业发展、社保体系、医疗体系、教育体系的公共支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时候一下子抽走1.55万亿人民币,时机是否适当,幅度是否过大,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多数民众仍不富裕,在此时以收益为目的将2000亿美元投资海外,与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是否不相称?也会给国外“中国威胁论”制造者以新的口实。如果特别国债最终抬高了境外资产价格,给国外股民派了红包,却抽垮了中国股市,严重削弱银行的放贷能力,那将是每个人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我们可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舍己为人。
我们不否认发行特别国债的积极意义,但创新、尝试要慎之又慎,胆子小一点没坏处。尤其是在我国还不具备完善的问责机制前,一下子就甩出去2000亿美元,出了事谁负责?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