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民反映降价导致牛肉面分量减少,实惠不多,这使已饱受争议的限价令再陷困境
点睛
让兰州人没想到的是,平时在他们眼里再平常不过的牛肉面,却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6月26日,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市工商局、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等五个部门,对兰州市780余家牛肉面馆进行分等定级,并对每个级别限定最高价格。
A
事件
稳定民心五部门联合限价
限制物价拿牛肉面“开刀”
家住兰州市西固区的张奎生,是兰州市机械化公司的退休工人,每天早上,夫妇俩晨练回来,都要在当地的拉面馆吃碗牛肉面,而最近他们发现牛肉面的价格比以前贵了许多。“原来是两块五,现在涨到三块。”张奎生告诉记者,对于他们退休人员来说,经济上还是感到了压力。“勉强能过得去,过去一天吃一次,现在两天吃一次。”
6月26日,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市工商局、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等五个部门,对兰州市780余家牛肉面馆进行分等定级,并对每个级别限定最高价格。其中规定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不得超过2.50元,小碗为2.3元。兰州市物价局称限价的原因是牛肉面涨价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
顶住压力重申稳定“民生价格”
7月7日,国家发改委就此事表态:“即使牛肉面经营者确实存在串通涨价行为,政府部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本应当由市场调节商品价格的做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略欠妥当”。
但没想到,兰州方面全不买账,7月11日,兰州市物价局、卫生局、质监局等5部门联合向新闻媒体发布通报,一方面再次强调牛肉面系兰州市标志性食品和市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是典型的“民生价格”,其地位不亚于水电气暖和公交票价,国家发改委的表态是因为不了解牛肉面对于兰州人的意义;一方面列出牛肉面成本清单,认为“大碗牛肉面单位成本为2.19元,普通牛肉面价格维持在2.50元是有合理利润的。”兰州市物价局副局长魏立中强调,每当牛肉面价格上涨时,老百姓心里第一反应就是:物价要涨了!五部门此次规范牛肉面价格就是要向市民传递一个信号,“政府有能力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能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价格稳定的关系,也就是给了兰州市民一个保持经济美好前景最有效的定心丸。我们不会因为这种议论就废除限价令,毕竟它是有利于老百姓的。”
B
调查
每碗2.5元到底会不会亏本
经营者:原材料全都在涨价
马俊礼现在经营着兰州市西固区的一家牛肉面馆,每天凌晨4点半钟,他就要早早从家里来到面馆。马俊礼称:“卖两块五我们要亏本。”他告诉记者自己很想不通:为什么做牛肉面的面、肉、油等原材料的价格在上涨,而对牛肉面却一定要进行限价。马俊礼对近两年牛肉面原料的涨价情况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牛肉由原来的6.8元一斤涨到了现在的10元,面粉由原来的每袋75元涨到了现在的81元,拉面工的工资则由原来的1000元,涨到了现在的1300元,每年的税收也由76元涨到了每年的1445元。据了解,兰州全市上半年物价指数上涨了3.7%,而食品行业则上涨了6.7%。
物价局:每碗成本仅2.19元
兰州市物价局副局长李发庭称,普通大碗牛肉面每碗2.5元的定价,是源于一份调查表。这份调查表是不久前物价部门对不同级别的12家牛肉面馆进行调查后,得出的一个平均数据,即现在兰州每碗牛肉面的成本为2.19元。然而这个数据一出,立刻遭到了牛肉面经营者的质疑。
按表上的统计,12家牛肉面馆一天的税金成本为156.56元,即每户牛肉面馆每天的税金成本约为13元,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记者来到了兰州西固区地方税务局,随机抽调了一个片区的牛肉面馆每个月缴税记录,经过对片区20家牛肉面馆缴税数额的计算,得出了这样的数字:22.8元,比物价局调查的每天13元多出了9元8角。而在这张调查表上,记者注意到,被压低的成本价格还有人员工资、食用油等价格。
记者调查:成本高达2.48元
记者对马俊礼一天的经营成本进行了统计,得出了这样的数据。即统计当天共销售牛肉面920碗,每碗以3元计算,当天总收入为2760元,去除6袋面486元,41斤牛肉401.8元,调料10斤170元,辣椒油60斤300元,消毒碗筷184元,人员工资416元,房租水电267元,税金60元,得到一天的利润为475.2元,每碗牛肉面的利润为0.52元,也就是说每碗的成本为2.48元。
本组稿件据央视、《新闻晨报》、《兰州晨报》、《羊城晚报》
质疑
政府好心做错事?
到目前为止,政府针对牛肉面的限价令还处在告知阶段,并没有强制执行,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围绕牛肉面的争论已经开始了。大部分市民都承认,政府限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牛肉面,这个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是否应该采取限价的方式却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牛肉面价格究竟是该政府管?还是让市场说了算?
经济学专家:限价是计划经济手段
“政府竟然细微到直接去干预拉面的价格,这是典型的向计划经济的回归。”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有专家认为,牛肉拉面是市场充分竞争的食品,价格应该随行就市。即使商家有价格串通行为,政府也只能按照价格法对串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用限价的方式来调控牛肉面价格的做法显得不妥。
曾担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的经济学家刘福垣也认为:“我们现在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中期阶段,市场机制要求的是产品要按照价值规律正常的调整,而政府限价这还是恢复到计划经济的手段,它不利于市场主体的成熟,也不利于市场结构的调整。所以我认为它这个做法是好心办了错事。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应该靠市场的力量来平衡。”
法律专家:限价与价格法律相违
甘肃省政府法制办备案审查处处长、资深行政法学专家李润成说:“兰州市物价部门为牛肉面限定价格,是与价格法律相违背的,牛肉面的定价显然不在价格法律明确列举规定的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范围内。如果兰州市物价部门想真正解决好牛肉面涨价的问题,就应该对面粉、肉价、菜价等初始物价依法进行干预,而不是对初始商品的衍生商品进行限价。”甘肃正天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华阳说,牛肉面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消费性商品,显然不属于政府定价的范畴。“牛大碗限价令”举措无法律依据,属行政违法干预市场的行为。
市民:担心面馆分量减少
限价令出来后,近日部分市民在进入一些牛肉面馆消费时,却直观地发现部分牛肉面的分量有了变化。有人开始担心:价格被限制住了,牛肉面馆会不会在分量上做文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品牌牛肉面连锁店,认为牛肉面分量有变化的顾客较少,而在一些店面较小的牛肉面馆消费的顾客,则有相对较多顾客认为最近牛肉面的分量确实在减少。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政府强行限价,即使牛肉面降了价,牛肉面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市民很难吃到一碗真正的牛肉面,最后,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有市民认为,对于那些低收入群体,应该想着怎么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不是对牛肉面限价,让普通牛肉面馆的经营者承担相关的责任。
牛肉面限价考验行政智慧
这场因为“一碗牛肉面引发的争议”,时至今日还看不到最后的结果。一方面是政府行为显然有违反《价格法》之嫌,因为牛肉面作为“市场调节价格”项目,并不属于政府定价目录范围;另一方面是兰州市民对政府限价的普遍支持,在强烈的民生期盼下,民意成为左右政府行为的重要推力,因此,行政行为对民心的顺应掩盖了权力在法律和程序上的瑕疵。于是,矛盾出现了:当民生期盼遭遇法律法规狙击涨价,政府究竟何去何从?除了“顺民意违反法律”和“尊重法律无视民意”两条路外,难道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吗?
事实上,这样的困局并非孤例。从米袋子、菜篮子到油桶子,以至房价肉价,可以说生活必需品的任何一次价格波动,都牵动着民众的心。简单的限价固然能直截了当地解决终端市场的民生之忧,但商品链条的中间乃至初始环节呢?当决策者的目光更多关注消费市场价格的变化时,生产市场、流通市场的民生之忧同样需要关怀,今年波及全国的“猪肉涨价之痛”,何尝不是长期忽略农村生猪养殖初始端利益的结果呢?当限价满足了消费者的利益诉求,而忽略了牛肉面经营者的利益诉求时,那么初衷良好的行政干预同样会埋下恶的种子———首先就是牛肉面质量的偷工减料。
所以,政府必须在顺应民意和尊重法律、尊重市场规律的大背景下,寻找一条把各方都协调统一起来的办法,这考验着政府的行政智慧。
在“牛肉面限价”事件里,抛却简单的限价,能不能从减免税费方面入手,从提高牛肉、辣椒面和油的供给抑制物价上涨方面入手,降低牛肉面经营者的成本,从而达到不涨价的目的?能不能为入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牛肉面提供一定的政府专项保护资金,把资金用到对一些优秀的普通级牛肉面馆的补贴上,从而达到不涨价的目的?能不能专门组织成立某种牛肉面保护基金,广开融资渠道,把基金主要用在对一些牛肉面馆的资助上,从而达到不涨价的目的……总之,除了最简单的行政干预外,还有很多经济的、政策的甚至利用民间力量的手段,都可以用来抑制牛肉面的价格。
一个关注民生但漠视法律和市场规律的政府部门,不算合格;只有既关注民生又能在法律和规律的框架内解决民生诉求的政府部门,才算合格。政府对牛肉面价格的抑制可如此评判,对房价、肉价、米面油价抑制,莫不如此。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