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教育专区

银行曝光拖欠者无关道德

  面对高达28.4%的违约率,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以“债务催收公告”的形式,将1200余名拖欠助学贷款的违约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包括欠债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7月19日《北京晨报》)

  基于垄断、服务差、嗜好收费等原因,对中国的银行总体感觉一直很不好,但这次例外———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穷也不能失德,不还就应受到这样的惩罚。

一个网友通过身份证号码查到自己家乡也有人上榜时,惊叹到“耻辱啊”———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在失信问题上还有基本的耻感。

  不过,看到有网友在新闻后跟帖说,贫困生本就是弱者,如果有钱的话他们不会失信当“老赖”的,银行如此得理不饶人地惩罚穷学生,很不人道,很不道德———这正是笔者要说的第一个问题:国人有泛道德化的毛病。不管什么问题,总喜欢用道德眼光进行评判和审视,把符不符合自己的道德直觉置于一切规则之上———可在银行执行规则中,他们惩罚的不是“贫困生”身份,而是惩罚一个个违反了“欠债还钱”基本规则的人。银行还贷规则在设计之初,并没有针对哪一个贫困生而是指向所有借钱的人,所以规则是正义的。规则之下只有违不违规之分,而没有什么强者弱者,没有富人穷人。

  我还看到,有网友说:你银行是垄断的,很多时候不讲规则收这费,收那费,凭什么要穷学生诚信还钱啊;还有人说,助学贷款政策本就是政府将高学费对穷人的压力转移到了将来,不正义的规则不遵守也罢;还有人说,现在就业那么难,学生哪毕业就有钱还啊———都是为不还银行钱找借口,这是笔者想说的第二点:重建社会信任要“去借口化”———定了规则就得遵守,没有借口可找———人性自私,事物多元,想为自己某种行为找个借口,太容易了。可这样的话,谁都可以为自己的违规找借口,谁都可以从某个角度把自己描述成某种“受害者”,这世界哪里还会有可以预期的规则?

  即使某种规则有不正义之处,但公民绝不能以恶的德性来对抗这种规则,而应以好公民的美德在顺应规则中完善规则,这也正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尊重城邦的法律,而不是破坏律法的伦理意蕴———他知道城邦的规则有问题,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规则去死———我们的社会恰恰缺乏这种对规则的敬畏。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