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动奥运经济持续繁荣的几点思考
随着2008奥运会举办日期的日益临近,发展奥运经济也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在今后400余天中,北京发展奥运经济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进一步推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
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北京第三产业无疑提供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契机。
这项工作仍然是下一步发展奥运经济的重中之重。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当注意的是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要能够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北京服务业至今没有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发展的产业结构,北京的对周边城市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辐射力,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和影响作用小,这正是导致北京与周边城市落差较大的结构性原因。而受奥运因素影响的产业,如体育休闲、会展经济、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由于有幅射和影响作用,几乎都属于能够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产业。
其次,北京是一个资源十分紧缺的城市,其生态环境受周边区域严重制约,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就应当大力发展有利于首都人才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和资源节约的产业结构。北京市委十次党代会提出:北京市已经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既有利于资源节约,充分发挥首都人才资源优势,也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
借奥运筹办之机,落实“绿色奥运”理念,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筹办奥运会6年来,北京加大了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以防治大气污染和保护饮用水源为重点,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优质清洁能源、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为明显改善。以空气质量为例,2001年北京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18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0.7%;而2006年,这一指标为241天,占全年总天数为66%。
实施奥运品牌战略
举办奥运会为打造北京城市品牌,扩大北京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提供了机遇。应当充分挖掘奥运会带来的全球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在塑造北京城市品牌方面,应将北京作为一个整体、一个品牌进行精心包装设计,并利用项目招投标、企业咨询、海外推介、国际交流等一切机会向世界展示北京的新形象、新面貌。通过精心培育、挖掘北京的人文特色,提升城市品牌的内在价值,深刻挖掘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丰富北京城市的人文内涵,重点打好文化牌、旅游牌、高科技牌、环境牌,使城市布局、场馆建设、生态环境等更具中国特色,让北京城市品牌更具人文魅力。应当通过举办奥运会,把北京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之一。
奥运更是企业走向世界、展示自己、推进名牌战略的最好舞台。参与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的企业,应当运用某种或多种适合企业或品牌自身特点的营销手段,借助奥运会的广泛影响力提升企业价值和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参与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的企业,在尊重奥运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寻找奥运会市场开发以外的商机,借奥运创品牌。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纷纷来北京寻求商机或战略合作伙伴的良好机遇,发掘、利用和延伸国外大公司、大企业的名牌资源,发挥在销售网络、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本土优势,加强与已占据奥运市场的知名跨国公司合作,采取品牌授权、合作供应、结成非股权式的战略联盟等形式,成为国外大公司的“第二货源”、“本土品牌”,或局部环节的技术合作伙伴。
推进亚奥新区建设
北京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或即将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功能区。奥运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北京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如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有很大可能在今后几年形成以文化体育产业、会展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城市功能区——亚奥新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次规模宏大的体育盛事,届时将举行28个大项体育赛事,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31个设在北京。在北京的31个比赛场馆中,相对集中在北部和西部,主要包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西部社区、大学区和北部风景旅游区,形成了“一个主中心加三个区域”的格局,涉及到朝阳、海淀、石景山和顺义4个城近郊区。在4个区中,地处朝阳的“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奥运会的主中心区,是奥运项目投资最集中、比赛项目最多的区域,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14个场馆和国际展览中心、奥运村、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记者村以及规划中的世界贸易大厦等设施,这些设施分配了体育馆及设施建设总投资的60%左右。将“奥林匹克公园”主中心区打造成具有独特城市功能的新区——亚奥文化新区,使之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发展奥运经济的战略选择。
亚奥新区以奥运会场馆为中心,往北6公里到立水桥、天通苑地区,往南5公里到北三环马甸桥,往东3公里到京承高速路,往西3.5公里到八达岭高速路。这4点相连所形成的长方形区域即为亚奥新区,面积约为71.53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在经历了1990年亚运会后的阶段性繁荣之后,十几年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缺乏核心产业的拉动支持、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奥运会的举办,为这一区域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随着奥运会建设提速,北京启用18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有9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在规划建设的十几条城市主干道中,约有一半集中在亚奥新区。在奥运会举行之前,将会建成沿中轴路而行的地铁奥运支线、沿北苑路而行的地铁5号线以及由火器营横穿而来与奥运支线交叉于熊猫环岛的地铁10号线。这些设施有望大力改善奥运村地区交通问题,从而使整个亚奥新区凝聚力大为加强。
2005年国务院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而城市多中心并存必定使每一个中心的功能专业化。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全市范围内有效地整合资源,在亚奥新区有意识扶持旅游业、体育产业、文化与信息产业、会展业、办公和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几年建设,使亚奥区域完成这样一个飞跃——形成以体育文化产业、娱乐业和会展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新功能区。新功能区的建设将为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坚实的空间载体,并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地位。
但要形成一个具有独特城市功能的新区,其建设周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可喜的是,亚奥功能区雏形已经显示,如果能够有意识整合,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是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以文化体育产业和会展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城市功能区的,这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留给北京的重要经济遗产。
借奥运筹办之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奥运会,涉及北京、青岛、秦皇岛、沈阳、天津、上海和香港七座城市。让更多的城市参与举办奥运会,并从中受益,在改善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这些城市所在区域发展,这也是北京发展奥运经济的内容之一。
筹办奥运会6年来,区域之间的发展与合作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是通过奥运提升了整个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奥运会的举办将给整个区域的建筑和建材业、环保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以及传媒和广告业带来商机,这就为整个区域,特别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
二是提升了整个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无论是举办城市北京,还是赛区城市青岛、香港、天津、秦皇岛、沈阳和上海,为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城市改造力度,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
三是推动了区域之间城市合作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的奥运投资,以及与奥运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工业产品等方面的供应,使举办城市的周边地区和其他非奥运会举办城市成为奥运市场的“供应商”,对促进其产业发展和启动消费起了重要的作用。
注意降低后奥运风险
北京奥运会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需要修建大量体育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以满足奥运会短短16天的超常需求。但随着奥运会的结束,这种需求急剧衰退。这种需求的巨大落差,正是后奥运风险形成的基本原因。后奥运风险,主要是后奥运低谷风险,一是由投资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长波动,二是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的资源闲置。北京在筹办奥运会之初,就对后奥运风险的防范有了明确认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后奥运会风险。
降低后奥运风险方面,一是合理引导投资,在奥运工程相继结束后,及时制定新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以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北京“十一五”规划已确定的新城建设、新农村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投资的相继实施,奥运会后北京基础设施投资也将保持相应的水平和速度。
二是在场馆利用方面,做到未雨绸缪。除31个比赛场馆外,还有100多个训练场。相对于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等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新建的场馆数量多、投资大,赛后运营费用也会很高。如何保证奥运场馆设施的后续利用,无疑是一道十分复杂的难题。北京在筹办奥运会之初,在奥运场馆选址、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已经考虑到赛后利用问题。在整个筹办过程中,不断丰富对此问题的认识。例如,增加临时场馆建设,将一些场馆建在大学校园内,奥运会后,这些场馆就直接为大学生体育活动新增了体育设施。此外,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中,社会投资占了投资总额一半以上这使政府投资的压力小了许多,而企业也可在政府的市场开发中找到自己的平台。其他项目投资都是企业联合体公开竞标,然后投资、运营。这种机制对控制投资规模和赛后利用都有好处。由于早做预案,大大降低了后奥运风险。
最重要的是降低场馆利用不足、可能导致资源闲置的风险
降低后奥运风险,对北京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降低场馆利用不足、导致资源闲置的风险。这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是努力将北京打造成国际重要体育赛事中心。奥运会后,北京将迎来包括国际马拉松比赛、2009年升级的中国网球公开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北京还应继续努力,大量引进高水平体育赛事,以使奥运场馆得以充分利用。
从2007年起,北京市政府将连续三年每年拿出5亿元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打造六大体育功能区:包括国家体育场、水立方等奥林匹克中心区;以五棵松体育馆为核心的球类产业功能区;以体育商务和总部经济为主的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以顺义水上乐园和跑马场为核心的东部体育功能区;以昌平区的铁人三项基地为基础的户外活动功能区;包括大兴、亦庄和丰台在内的南部体育功能区。
二是利用场馆优势,发展旅游、会展产业。奥运文化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与精神遗产。而最能见证奥运历史辉煌和代表奥运文化的物质遗产,无疑是这些奥运场馆群。以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的奥运场馆及场馆本身和周围建筑提供的良好的旅游设施,如高雅的座位、包厢、餐厅、酒吧等,都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类高档服务。奥运会结束后,在没有比赛的日子还可以把场馆变成会议设施、零售点、博物馆、康体中心、电影院、演唱舞台等,为其他商业、文化、娱乐活动的展开提供场所和设施。综合利用奥运场馆周边的饭店、基础设施、娱乐休闲场所设施,满足游客全方面的需求,将这些区域打造成为北京市最有品位的文化、休闲、健身区域。
奥运会后,很多大型的比赛场馆都可以用于会展服务。应当规划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展览会,把北京打造成国际会展中心。从北京自身的市场能力和信息集聚能力,以及公共设施完善状况看,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和基础。政府需要加快制定支持和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员、机构给予扶持。
此外,利用奥运会场馆和周边设施,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商业、展览、酒店互补项目,积极吸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大型展览会议,形成以大型体育比赛、大型会展、人文生态旅游、高级商务为一体的体育会展产业区,同时带动商业、餐饮业、旅游业、酒店业的发展,降低后奥运时期“低谷效应”的影响。
三是根据场馆特点,采取适当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包括采用集团化经营管理、引入专业的体育经理(经纪)公司和体育管理公司等形式。并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快速、有效地培养综合性体育场馆需要的人才,为自我发展积累丰富经验。
(作者为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