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欧阳日辉
几百年来,发展产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始终是一对矛盾,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日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现和谐生态产业高层论坛”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举行,论证了中现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的可行性,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和谐+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最南端,处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距离北京300多公里,是京津地区主要的风沙源区之一,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太仆寺旗属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经济类型区,总面积3415平方公里,总人口20.3万,其中农牧业人口16.4万,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旗。全旗2006年底有耕地58200公顷;荒漠化草场面积78000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90.6%;林业用地面积168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4%。
2007年,太仆寺旗人民政府与深圳市中现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达成了建设“中现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的战略构想和建设开发意向。该项目的功能定位大体为:生态修复、畜牧产业、生态旅游业、肉类加工等功能。主要由四个功能区域和两个保障区域构成,功能区包括生产区、生态文化旅游区、信息化要素市场和生活区,保障区域包括生态修复区和综合功能配套区。产业区建设预计总投资30亿,按5年完成;一期建设投资3亿,分两年完成。
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创新工程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投资的深圳市中现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恩嘉设想,中现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旨在以建设现代农业运行平台、产业集合平台、资本转化平台为运行载体,以信息化的要素市场建立和信息化的资源配置为手段,以生态关系和谐、利益关系和谐、产业关系和谐为核心,构建利益主体关系平等、利益构成透明、利益分配合理的支撑现代农业生产运行的社会生产组织,达到区域资源利用最优化、区域产出和区域效益最大化。我们可以把这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归纳为:“和谐+生态+产业”。
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实现两个目标: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该项目适应了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个振兴和发展“三农”的重大创新工程;探索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牧区旗县域经济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容、新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存在形态;尝试一个新的农业发展道路,探索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投入西部大开发大规模参与西部和谐生态产业区建设的新经验、新道路;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一个载体。
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包含三个核心概念:和谐+生态+产业。和谐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等等。生态建设全国上下各个方面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事关着我们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和生存。把“和谐”和“生态”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产业”概念,构成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所以,和谐生态产业是以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手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农业发展产业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高效益、低消耗、零污染、可循环的一种产业形态和新农村存在形态。
四个鲜明特点 坚持五个原则
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实现更高经济发展水平与更良好生态状况的动态平衡,产生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二是农业、工业和相关服务业高度耦合,浑然一体。三是依靠不断创新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推动生态产业科学发展。四是打破以“农”为村单纯依附农业生产的传统村屯模式,创造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存在形态,使其充分发挥现代农业运行平台作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农牧产业资本相互转化的资本转化平台作用,实现具有经济发展功能、投资承载功能、产业集合功能、区域经济拉动功能的城镇化的新农牧社区。
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把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共生体。二是坚持资源循环利用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园区产业链,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有害废弃物向园区外的零排放。三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在统一规划、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利益机制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园区,带动生态农业和相关服务业加快发展。四是坚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相一致原则,全面提升区域的生产力,建设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良好投资平台,缩小乃至消灭城乡的差别。五是坚持以要素市场促进投资环境优化的原则,不断完善要素市场。
妥善处理关系 切实启动项目
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六项工作。建设和谐生态产业区、发展生态产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没有经验模式可以遵循。第一,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生态产业园区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太仆寺旗的牧区。第二,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发展健康养殖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第三,建立生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园区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构建以原产地认证、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产业园区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第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第五,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第六,处理好利益关系,特别是要把土地问题解决好。
处理好利益关系是和谐生态产业区成功的关键。和谐生态产业区建设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地方政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牧户、市场、金融机构、有关部门等。生态关系和谐、利益关系和谐、产业关系三个和谐之中,利益关系和谐是核心和关键,处理好成为润滑剂,处理不好就是阻力,甚至会扼杀项目。地方政府和企业要认真研究土地等基本问题,按照现行法律法规,争取政策扶持,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运用智慧和巧妙的方式方法,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进项目实施和启动。
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构建了社会资本向农业经济转化的投资平台。农业产业资本无法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临的瓶颈。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以产业集合运作、现代农牧业运行可创造可观利润空间为利益驱动力,不断完善经济环境和投资创业环境,通过要素市场的信息化、产业服务的系统化、投资创业程序化形成的资本转化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投资回报的可靠保证,开辟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农牧业产业资本进行有机结合的广阔空间,切实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多方合作共同推动 新模式发展前景广阔
“双轮驱动、四方合作”促进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生态产业区必须由政府作为推动主体,解决、协调某些现行政策与发展的矛盾,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快捷优质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企业作为经营运作的主体,围绕主题发展建设;农牧民作为开发依靠的主体,组建和完善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视和发挥农牧民户的作用,优先为当地农牧民劳动力转移提供机会和条件。政府和企业两个车轮密切配合,与农牧民密切协作,形成合力驱动,实行政府、企业、学界、科技部门四方合作,实现建设和谐生态农牧产业的目标,达到“发展围绕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共享”的目的。
和谐生态产业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内蒙古中现和谐生态产业示范区先期选择太仆寺旗进行试点开发建设,通过试点阶段的探索和经验总结,进而在中西部地区进行推广。和谐生态产业区把产业发展融入生态建设中,既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社会资本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领域,促使当地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助理 副研究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