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涨了,几乎每天都有东西要涨价。”昨日,记者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门口遇到了前来买菜的夏阿姨。她告诉记者,从8月1日起,部分豆制品可能会涨0.1-0.2元。
夏阿姨的感受并非毫无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涨幅更是高达4.4%,连续4个月达到或超过3%,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
对于夏阿姨这样的消费者,CPI数据增长了几个百分点并不重要,只要猪肉价格不要太贵,房价可以再便宜一点就好。但对于一部分经济学家而言,CPI数据明显、持续上涨,似乎预示着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
现在是通胀前期?
“中国经济已经出现通货膨胀的前兆。”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上述观点。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其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就是CPI数据。诸建芳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CPI数据中食品类价格不断上涨,非食品类价格,如家电、医疗保障等核心价格指标也呈现趋势性上升,“这表明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此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宋国青曾公开表示,即使现在中国经济没有过热,但按目前的增长势头,过热很快就会发生。现在是通货膨胀前期的情况,即生产变化在先,通胀变化滞后。
在分析近段时间物价上涨原因时,诸建芳认为,消费需求不断上涨、货币政策逐步放开、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加强,“都为价格上涨提供了环境”。此外,货币供应问题也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看,其增速已经接近20%的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增大及流动性管控的缺口是目前CPI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
谈通胀为时过早?
在一些经济学家、市场分析师提出“中国经济出现通胀前兆”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主任华民教授则向记者表达了不同意见。华民在采访中指出:“现在下结论说"通货膨胀"为时过早。”
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都证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华民分析道,目前中国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率,也就是说不太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更何况,CPI增速在3%-4%范围内波动,就说是"通货膨胀"不合适”。
不少市场人士在采访中也赞同华民的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宏观经济分析师指出,目前,CPI中有2/3的商品价格仍比较稳定,有1/3涨价,“还不至于导致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
对于物价的上涨问题,华民则认为,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尤其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可以调节农民收入,实现农民收入得到再分配”。此外,消费者也不必担心价格再大幅上涨,但近期也不会回落到前几年很低的价格,可能会在现在价格水平的基础上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
结构性调整是关键
当学术界还在为“中国经济是否已出现通货膨胀”争论时,中国人民银行7月30日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在年内第六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诸建芳认为,央行此时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急迫的”。他分析称,目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短短3个月之内,央行三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于不久前运用加息、减征利息税手段打出宏观调控组合拳,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
同时,诸建芳告诉记者,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地显现,尤其是食品类价格下半年仍将在高位波动,“因为,食品类商品有一定的生产周期,调控效果需要过段时间才能显现”。
对于近期频频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华民认为,宏观调控对抑制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等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中国经济关键是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华民分析说,中国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只能对国内的资金供给进行调节,但无法对海外资金流向进行控制,“因此,前期出台的加息、升值等政策,受外来力量的干预,并未缓解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的压力”。(张颖)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