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王锦
    记者去漯河的火车上,在听到列车广播报出“前方即将到达漯河车站”时,旁边有个小女孩问她妈妈:“漯河是哪里呀?”母亲回答:“双汇就在漯河呀,你刚才吃的火腿肠就是漯河双汇的。
    企业成了城市的名片,双汇成了漯河的名片,其实双汇更是河南的名片。
    然而,双汇的定位绝不仅于此,双汇要做国家的双汇,更要做世界的双汇。
    肉制品行业竞争激烈:河南有双汇、山东有大众、江苏有雨润——这三家企业分别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而在经营方面,曾有人用“三足鼎立”来形容三方不分伯仲的竞争格局。
    记者也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总结:“双汇以高温肉见长,雨润以低温肉制品著称,而大众则在生猪屠宰能力上略胜一筹。”这种总结可能反映了一定时期三方各自的优势所在。但在瞬息万变的肉类消费市场上,在各方不断扩张的过程当中,尤其在当前猪价上涨的行业困境面前,这样的总结难免显得有些单薄。
    对于其他的竞争者,双汇管理层曾对记者表示,“由于肉类行业市场巨大,集中度不高,双汇和其他竞争对手之间其实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竞争。”客观之词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双汇对于自身竞争力的信心。
    事实上,双汇发展2006年的主营收入为151亿元,雨润2006年主营收入为47.2亿元,而大众食品2005年的主营收入为76亿元。这样看来,许多人所认为的“在肉类制品产销量、综合市场占有率以及综合实力上,双汇已经稳占上风。”的观点不无道理。
    而双汇的另一个“可能的上风”或许将来自于高盛。
    作为双汇发展实际控制人的高盛,也许早已发现了中国肉类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不可错失的整合机遇,高盛或将运用其所擅长的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等手段助力双汇进一步横向拓展市场。如果这一切能够逐步实施,双汇的业绩必将迎来飞速发展。
    正像一位人士所表述的,无论姓“国”还是姓“外”,经营业绩始终是硬道理。
    双汇是肉制品加工行业的领跑者。完整产业链的打造、先进加工工艺的引入、产品的不断创新,这些无论是对于“杀猪卖肉”这个传统产业,还是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开拓和引导一种新的消费理念来说,都是富有开创性和革命性的。
    如今,产业和消费的升级都在继续,双汇也在奋力向前。
    双汇立足于食品城市漯河,背靠农业大省河南,如果能够顺势而为,抓住此次猪价上涨所带来的整合机遇,或许将把其他的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肉类企业的代表,也成为A股市场食品饮料企业的代表。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